來源:華爾街見聞
匯豐銀行認為,目前印度股市炙手可熱,但仍存在一些風險因素,比如銀行吸收存款困難,私營部門資本支出低迷,國外投資疲軟且集中……但是他們會繼續(xù)增持印度股票,因為即使存在風險,印度新興市場也擁有強勁的增長速度。
在印度,似乎每個人都想參與股票市場。受益于人口紅利和不斷增長的消費,印度大型公司的盈利能力異常高。同時,印度對外國投資開放,政府的預算狀況比幾年前更好,對基礎設施如公路、鐵路,甚至數據中心進行了持續(xù)的投資。
8月23日,匯豐銀行亞太區(qū)股票策略主管Herald van der Linde及其團隊發(fā)布報告稱,目前印度股市炙手可熱,但仍存在十條風險因素,這些風險沒有一個會立即構成威脅,但如果它們聚集在一起,可能會產生危險。
例如,印度銀行吸收存款困難,私營部門資本支出低迷,國外投資疲軟且集中……
但Herald van der Linde補充表示,他們會繼續(xù)增持印度股票,因為即使存在風險,印度新興市場也擁有最強勁的增長速度。
1. 印度銀行面臨的壓力正在增加
在過去的幾年里,印度的銀行在清理資產負債表方面表現出色,其不良資產(NPA)從2017年的約11%下降到現在的僅2.8%。這降低了信貸成本,并使銀行能夠釋放資金用于新貸款。許多公司急于借款,印度家庭也紛紛向銀行申請個人貸款,用于購買商品和服務。

這本身沒有問題,然而,情況已經發(fā)展到讓中央銀行官員感到不安的地步。過去幾個月中,印度的銀行還表示,他們的資產質量面臨新的風險,尤其是與無擔保個人貸款和個人杠桿增加相關的風險。
但這并不意味著印度面臨迫在眉睫的銀行危機。匯豐全球研究部的銀行分析師Abhishek Murarka在報告中提到:
受壓部門的規(guī)模比以前的周期要小得多,盡管信貸成本有所上升,但仍遠低于長期平均水平。此外,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也強得多。銀行的風險和利潤在上升,但仍然處于較低水平。
盡管如此,這仍然表明金融業(yè)的利潤面臨風險,根據2024年FTSE India的數據,金融業(yè)的利潤總量占印度總收入的三分之一。
2. 銀行在吸收存款方面遇到困難
被過去幾年的強勁回報所吸引,在印度,似乎每個人都在投資股市。投資需求的旺盛使得銀行在吸引存款上面臨困難。
為了吸引存款,銀行提高了存款利率,這對它們的利差施加了壓力。此外,由于貸款的增長速度快于存款的流入速度,銀行的信貸與存款比率上升,導致銀行提供新貸款的能力受限,這對信貸增長構成了下行風險,并對銀行的盈利增長也產生負面影響。匯豐全球研究顯示,印度銀行的盈利增長從2022年的45%放緩至2024年預期的9%。



3. 印度私營部門資本支出低迷
印度加大國內投資,政府推出了許多大型基礎設施計劃,包括港口、道路、橋梁、電力等項目,參與其中的本地公司能夠從中受益。此外,印度政府還提供了稅收優(yōu)惠以支持這些公司。
根據匯豐環(huán)球研究部經濟學家 Pranjal Bhandari表示,私人資本支出對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機器和設備”的投資已經下降,印度私營部門對經濟的整體投資疲軟,這可能會對股市的收益產生風險。

4. 外國投資疲軟且集中
由上可知,印度國內投資是不平衡的,更多由政府而不是私營部門推動。那印度的外國直接投資是否有所增加?答案是否定的,最近沒有。
實際上,印度的凈外國投資在 2023 年幾乎減少了一半,這是因為撤資增加了,而投資減少了。
此外,外國投資集中在特定的行業(yè)和更容易開展業(yè)務的邦:馬哈拉施特拉邦、卡納塔克邦和古吉拉特邦。這三個邦占印度所有外國投資的近 70%。這也表明,外國投資以就業(yè)機會的形式為印度帶來的利益在地理上是集中的。

5. 消費不均
印度消費較為集中,城市消費者表現相對較好,農村消費者則差得多。
這可以從汽車和房地產行業(yè)看出。在過去兩年中,股市上漲和信用卡的普及對城市消費者的情緒產生了重大影響。雖然過去一年白領工作表現疲軟,但這并沒有削弱城市家庭的汽車升級需求。與此同時,在印度農村地區(qū),家庭沒有從股市上漲中受益,無法獲得銀行信貸或信用卡,農村消費者沒有能力買車。
印度農村消費者的支出與季風的起伏非常一致。這些家庭更容易受到食品通脹的影響,而印度的食品通脹高達兩位數。過去幾個月,印度各地的洋蔥、土豆和西紅柿價格大幅上漲,這些家庭需要的是降低食品價格、增加收入支持、提高農業(yè)生產力的結構性改善、提高應對氣候變化的支持。
解決印度消費不平等增長的一個辦法是雇用更多女性。
共2頁 [1]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