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電商頭條 電商君
01
快手廢止僅退款規(guī)則
取消僅退款,快手打響了第一槍。
近日,快手電商發(fā)布《關于廢止“快手小店退款不退貨服務規(guī)則”服務說明公告》,正式廢止“僅退款”服務。所有開通“退款不退貨服務”的商家,都將于12月2日前和平臺解約。

圖源:快手電商
快手推出僅退款是在兩年前。2022年9月,快手電商正式開始支持退款不退貨服務,買家購買帶有“退款不退貨”服務標識的商品,符合指定條件可自簽收后7日內申請退款不退貨,商家可自行選擇是否開通該服務。
當然,快手不是第一個提出僅退款的平臺。從整個電商行業(yè)的發(fā)展歷史來看,最早嘗試僅退款服務的平臺是亞馬遜。
2017年,亞馬遜經過多年嘗試,正式將“退款不退貨服務”寫入售后政策中,主要適用范圍是損壞、出現(xiàn)質量問題的商品,理由是這類商品后續(xù)也不會再進行銷售,因此沒有必要再花費運力運回倉庫了。
國內最開始跟進僅退款的是拼多多。2021年,拼多多開始在生鮮、白牌小商品等的退貨成本太高的品類上推出僅退款服務,一經上線就獲得消費者一片好評,后被拼多多拓展至全品類。
2023年9月,抖音電商在《商家售后服務管理規(guī)范》中更新了一條有關“僅退款”的規(guī)則:抖音商家商品好評率低于70%,平臺有權對該商品交易訂單的售后申請采取支持消費者僅退款、退貨退款包運費的措施,商品好評率連續(xù)7天恢復到70%以上可解除。
2023年12月,淘寶和京東相繼發(fā)布關于僅退款的相關規(guī)定,適用范圍進一步擴大。至此,國內五大電商平臺都已支持僅退款,僅退款儼然成為電商行業(yè)“標配”。
但今年下半年開始,事情發(fā)生了一些變化。2024年7月26日,淘寶宣布將優(yōu)化“僅退款”策略,依據新版體驗分提升商家售后自主權,對優(yōu)質店鋪減少或取消售后干預,相關策略于8月9日正式實施。
而快手電商,是第一個明確廢除僅退款規(guī)則的電商平臺。消息傳出后,不少商家拍手叫好,稱贊快手為行業(yè)開了個好頭。
的確,自僅退款出現(xiàn)以來,其評價一直是兩極分化的,一邊是消費者好評不斷,一邊是商家憤憤不平。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局面,當下平臺又為何開始停止僅退款呢?
02
僅退款是一把雙刃劍
一個很反直覺的事實是,最早要求僅退款的,不是消費者,而是商家。
由于國外人工和物流成本較高,賣家要承擔高昂的退貨成本,一些小金額的商品運費甚至超過了商品本身的價格,于是希望平臺推出僅退款的選項。
除了成本,商家還發(fā)現(xiàn)了僅退款的其他好處,比如無需處理退貨商品的入庫、檢查和重新上架等步驟,節(jié)約了時間和精力;還有避免了退貨商品重新入庫,減少了庫存管理的壓力;更重要的是快速解決問題,提升了客戶的滿意度和忠誠度,建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但要注意的是,這些對商家的利好建立在三個前提之下:第一是退貨成本高;第二是商品單價低;第三是回收價值低。一般同時滿足其中的兩點,僅退款才是有利的。
換句話說,僅退款并不適合所有商家,尤其是客單價高的商家?紤]到國內物流網絡發(fā)達,運費成本較低的情況,僅退款的適用范圍就更小了。
所以,當水果生鮮、白牌小商品品類開始推行僅退款時,這些商家還是樂于接受的,畢竟水果保質期短,退貨沒多大意義;走量的小商品賣家,也犯不著為了微薄的利潤跟買家較勁。 共2頁 [1] [2]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