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后嗅覺靈敏的資本迅速跟進,2014-2018年,至少有10億資本涌入輕食市場。甜心搖滾沙拉獲得4輪共近億元融資、gaga鮮語獲1.8億人民幣A輪融資、好色派沙拉完成2200萬A+輪融資,大批輕食沙拉品牌獲得資本青睞。
2018年,是巔峰卻也是轉(zhuǎn)折點,隨著資本逐漸回歸理性,輕食市場的火熱在這一年也逐漸冷卻。彼時關(guān)于輕食品牌的壞消息也接二連三地爆出來:甜心搖滾沙拉走到了倒閉的地步;初期號稱要成為“沙拉界的星巴克”米有沙拉也傳出了閉店消息;瘦沙拉、大開沙界等品牌也都不復(fù)以往的火爆。
而近兩年,隨著疫情到來餐飲行業(yè)整體受挫,原本競爭就很激烈的輕食行業(yè)更不好做了 。
2、征服不了的“中國胃”,輕食的“原罪”
短短幾年,輕食市場就急速降溫。而輕食品牌們難以做大做強,這與輕食本身關(guān)系巨大。
一方面,從輕食的概念和誕生需求來看,其最初就是一個目標定位為健身、減肥等特殊需求人群的小眾市場。同時,輕食作為一種“舶來品”,食材主要是一些生菜、圣女果等生冷食物,這對于喜愛“麻辣熱滾燙”的“中國胃”來說,是“反人性”的。
拿Wagas來說,其在上海以外即使一線城市的北京、深圳、廣州等沙拉餐都做得不好,之所以在上海發(fā)展得好一些,是因為上海外國人比較多。
另一方面,口味單一、內(nèi)容同質(zhì)化嚴重也是輕食行業(yè)普遍面臨的問題?v觀各大輕食餐廳,各家的菜品雖有所差異,但主打的食材都是那幾樣:
不外乎黑椒牛肉、巴沙魚、三文魚、雞胸肉,搭配牛油果、西蘭花、胡蘿卜、圣女果等蔬菜,碳水化合物則是低卡蕎麥面、糙米飯、玉米、紫薯等;局唤(jīng)過簡單烹飪,再添加一些醬汁,口味趨同。
“難吃還貴”,基本成了消費者們對輕食的共同印象。
3、傳統(tǒng)輕食“跌落神壇”,中式輕食“乘勢而起”?
在傳統(tǒng)西式輕食不受待見的時候,中式輕食“乘勢而起”,大有成為下一個餐飲風(fēng)口之勢。
與西式輕食將各種果蔬肉蛋的直接堆疊不同,中式輕食采用了中餐的蒸、煮、燉、燜、拌等制作方式。另外,食材上也很中式,油麥菜、杏鮑菇、西蘭花、雞鴨魚蝦肉都是常見菜品。
作為一個沒什么參考標準的新“菜系”,更寬泛地講,只要是低糖、低鹽、低油,熱炒的牛柳、清煸的小白菜都可以成為獨一份的中式輕食。
中式輕食很好地解決了西式輕食“難吃”的問題,迎合了“中國胃”,正在成為健身達人們的新寵,微博上、小紅書上,關(guān)于中式輕食的話題在不斷發(fā)酵。
市場上不僅誕生了簡糖教授、谷稻香、輕谷屋等一大批專門從事中式輕食的品牌,以盒馬為代表的生鮮電商平臺也開始涌入。
盒馬在去年年底上線了中式沙拉和低能量的燜菜系列,大受歡迎。這些菜既可以作為正餐的其中一道菜,也可以作為減脂人群的一頓飯,豐儉由人。
Wagas旗下做得不錯的子品牌 “ Baker & Spice”,從大眾點評中已經(jīng)可以看到,品牌方主推招牌菜第一名是牛排生菜色拉,而消費者推薦第一名是 “越式牛肉河粉,消費者的選擇已經(jīng)說明了一切。
總結(jié):
從2014年至今,在短短的8年時間里,輕食經(jīng)歷了輝煌巔峰——蕭條沉寂——東山再起的波折生涯。
雖然近兩年輕食賽道再次升溫,但遠不及當初那般熱鬧。
如今各路玩家匯集中式輕食,或許能給輕食賽道打開新的想象空間。
來源:職業(yè)餐飲網(wǎng) 劉妍 共2頁 上一頁 [1] [2] 關(guān)注公號:redshcom 關(guān)注更多: 輕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