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紅商網(wǎng)·新零售陣線 >> 零售業(yè)頻道 >> 正文
關店的海底撈,艱難的餐飲業(yè)

  11月5日,作為上市公司的海底撈,發(fā)布了一份公告,宣稱要在2022年元旦前,在全國關停300家左右門店。這個公告一出,瞬間成為行業(yè)熱點新聞,在餐飲行業(yè)引起軒然大波,隨后,各路機構和行業(yè)人士,對這件事表達觀點。

  我大概瀏覽了一下這三天來的各方觀點,大多數(shù)文章和言辭,都屬于針對現(xiàn)象說現(xiàn)象,甚至,很多人所表達的都不能叫觀點,頂多只能算是在表達一種情緒,比如抖音上有些人,在視頻里激動的吐槽海底撈和創(chuàng)始人張勇,這類情緒純粹為了吸引眼球,沒太多價值!

  今天這篇文章,我試圖借海底撈集中關店這件事,來給大家展示一下餐飲行業(yè)所面臨的現(xiàn)實問題,起個拋磚引玉的作用,希望能對餐飲同行朋友們有所啟發(fā)。

  下面我將從現(xiàn)象層、原因層、現(xiàn)實層和方法層四個層面進行分析。

  現(xiàn)象層

  自從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爆發(fā)以來,中國餐飲行業(yè)就一直遭受磨難,除了快餐和特色餐飲里面的個別品類(比如烤肉)之外,其他絕大多數(shù)餐飲品類都在經(jīng)歷嚴重的更替,也因為這個原因,不僅很多小商家難以為繼,一些持續(xù)多年的老品牌也有不少徹底退出餐飲市場。

  而困難的重災區(qū),其實是連鎖品牌。我所知道的很多連鎖餐飲品牌,2020年以來的實際閉店,已經(jīng)超過30%以上,最嚴重的甚至超過50%以上。有朋友可能奇怪,為什么沒感覺到呢?那是因為這些連鎖品牌還一直在開新店,新開門店的數(shù)量,沖抵一部分關店的數(shù)量,再加上認知上的“幸存者偏差”,所以不太明顯而已!

  回到海底撈,這次決定關閉300家左右,與其當前的門店總規(guī)模(1600家左右)相比,不到20%,如果在其他正常時間段里,這確實算很高的閉店率了,但放在疫情時代,在整個餐飲都極端不健康情況下,這個閉店率其實并不過分。那為什么引起如此轟動呢?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其一,作為龍頭企業(yè)的知名度。作為國內餐飲的標桿企業(yè),海底撈發(fā)生任何風吹草動,都是業(yè)界關注的重點,也會引起行業(yè)的重大討論。品牌影響力原本就是雙刃劍:在你需要它時,可以享受到其傳播便利和好處;而在你不需要它,甚至想回避它時,也無法回避其快速傳播的壞處。

  其二,選擇短時間內突然關店。其他很多連鎖品牌計算的閉店率,基本都是以年為單位,也就是一年關了多少家,甚至還有從創(chuàng)建開始算綜合閉店率的,缺乏時間維度情況下,哪怕關幾十上百家大家也無感。但海底撈這次關店300家,是要在不到兩個月以內完成,如此短時間內大規(guī)模關店,也是引起大家獵奇的重要原因。

  其三,餐飲艱難期的典型代表。當下,全國很多城市正在再次遭受疫情的肆虐,而餐飲是遭受沖擊很嚴重的行業(yè),從消費者,到主管部門,再到行業(yè)媒體,都比平時更密切的關注事態(tài)進展。在這個節(jié)點上,當海底撈說要關停300家門店時,就更容易成為視線和話題焦點,無形中給了大家一種心理暗示和“安慰”:連海底撈都扛不住了!

  其四,短視頻傳播的話題需要。當下的信息傳播,已經(jīng)從圖文為主升級到短視頻為主,短視頻傳播里,大家對“爆款”話題的盲目崇拜和追求,導致短視頻媒介和博主,如禿鷲盯腐肉一樣,處處搜尋熱門話題。所以,當海底撈這個事情出來時,比圖文媒體更快響應的,其實是短視頻機構和個體,為了抓熱點,博眼球,搞流量,不惜夸大其詞,甚至故意說出格的話。

  因為上述這些原因,在這幾天,我們看到各類文章和短視頻,都在圍繞“海底撈關店300家”這個現(xiàn)象,基于各個目的,表達各自的觀點或情緒!

  我們不妨再往深思考一下:為什么海底撈,在明明知道有品牌聲譽風險情況下,還要發(fā)布這個公告?而且還選在這個敏感時間點公布呢?

  原因層

  明知道要面臨短期的聲譽風險,但海底撈仍然選擇要公告,我猜想,這是為了預防品牌的長期健康度風險,而選擇承擔短期的影響力風險,具體來看,大概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其一,對市場的判斷有失誤。

  海底撈在上市以前,24年時間一共開了466家門店,上市后開始快速擴張,2019年新增了300多家門店;2020年初雖然遭遇疫情,但海底撈的開店速度反而更快,這一年新增了540多家店;今年海底撈繼續(xù)新增了299家店,主要集中在上半年,讓門店規(guī)模達到了1599家店。

  在今年6月的海底撈股東大會上,張勇在回答問題時,公開說自己“盲目自信,判斷失誤”,為什么?因為在一年前,也就是2020年6月,針對市場的艱難,他判斷疫情在當年9月就能結束,因此沒有按下暫停鍵,而是繼續(xù)大規(guī)模開店,當他意識到判斷失誤時,已經(jīng)是今年1月份,等綜合評估后作出相應反應,已經(jīng)是3月份了!

  通過張總的公開言論,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海底撈之所以在疫情后的兩年,還新增了800多家門店,是因為他們對疫情結束的樂觀預判,意識到問題后,應該是立即踩了剎車,所以今年總共才開了299家新店,而且,這些門店可能大多都是上半年開出來的,那下半年呢?

  其二,對問題的解決有困難。

  餐飲小老板,從意識到問題,到著手解決問題,快的可能一兩天,慢的一兩周就夠了,畢竟決策周期短。但作為一家超過1500家門店的超級餐飲航母,而且又是上市公司,決策周期就會相對延長,也正因為這個原因,從張總意識到判斷失誤,到做出反應,中間長達兩個月時間。

  而從3月份做出反應,到前兩天公布關停300家門店,中間整整8個月時間,我們雖然不知內情,但可以猜想的是,張總帶領海底撈團隊,放棄繼續(xù)快速擴張,收縮精力和戰(zhàn)線,回頭來集中解決當前所面臨的問題,從表面來看,問題主要有兩個:

  第一個是生意整體下滑。

  憑什么這么說?根據(jù)門店日均平均翻臺率,海底撈一直是排隊的代名詞,2019年以前的平均翻臺率在5次以上,2019年第一次出現(xiàn)下滑,降低到4.8次,2020年再次下滑,降低到3.5次,據(jù)說今年已經(jīng)降低到只有3次了!翻臺率代表的是進店客流量,翻臺率下滑,就代表客流量下滑,而客流量下滑,帶來的就是營收下滑!

  為何會下滑?市場總量沒有改變情況下,當門店數(shù)量由不到500家,增加到1600家,這必然帶來客流的分流現(xiàn)象,原本高人氣的商圈,只有一家海底撈時,可以輕松做到翻臺5次以上,但是當開幾家海底撈以后,客群分流導致的翻臺率和營收下滑也就成為必然。

△海底撈2021中期報告

  第二個是部分門店虧損。

  餐飲企業(yè)在快速擴張的背后,或多或少會帶有“搶地盤”的心態(tài),原本客流量充足,只能支撐一家店的商圈,可能會進去多開一家或幾家;原本客流量不足,應該回避的商圈,可能會繼續(xù)“戰(zhàn)略”需要而先去開一家;原本沒打算開的商圈,架不住物業(yè)給出的租賃政策太有誘惑力,所以也帶著僥幸心理去開……

  原本海底撈開店是先有了合格的店長,然后才“為他們開店”,而且這個店長再選址等,有很大的話語權,這也是海底撈的門店,以前非常穩(wěn)健的原因。這兩年的快速擴張,很可能是反過來了,也就是先建店,然后再匹配合適的店長人選!這也將打破原有的穩(wěn)健,而讓一部分門店,面臨困難!

  基于上述原因,海底撈的部分門店開始出現(xiàn)虧損:大部分是新增門店,無法獲取足夠多的到店客流,連上街派發(fā)傳單這樣的傳統(tǒng)方式都用了,都還無法解決。一小部分是原本生意就一般的老店,因為客流繼續(xù)被分流,導致生意下滑到盈虧平衡點以下,也出現(xiàn)新客和回頭客都不足的問題。

  面對這兩大問題,海底撈肯定是想兩個問題都同時解決,但第一個問題難度太大,牽扯到的問題實在太多,無法短時間解決。所以,從現(xiàn)實可能性考慮,他們必須優(yōu)先解決第二個問題,也就是:部分門店不盈利問題,要么想辦法讓這些門店扭虧為盈,走上正軌;要么就只能壯士斷臂,選擇放棄!

2頁 [1] [2] 下一頁 

關注公號:redshcom  關注更多: 餐飲業(yè)

東治書院2024級易學文士班(第二屆)報名者必讀
『獨賈參考』:獨特視角,洞悉商業(yè)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雜花土蜂蜜,愛家人,送親友,助養(yǎng)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話】儒學之流變❤❤❤
易經(jīng) | 艮卦究竟在講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謬
大風水,小風水,風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師太重要了❤❤❤
如何成為一個受人尊敬的易學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著成功的人,學習成功之道。
關注『書仙笙』:結茅深山讀仙經(jīng),擅闖人間迷煙火。
研究報告、榜單收錄、高管收錄、品牌收錄、企業(yè)通稿、行業(yè)會務
★★★你有買點,我有流量,勢必點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