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了解,這一家黃牛團伙在生意好的時候,收入超過8000元/天,凈賺不少于5700元,月賺可達17萬。在銷量和售價都降低的情況下,每天也能凈賺大約1800元,月賺5.4萬元。
關于黃牛排隊
消費者和餐飲商家眾說紛紜
如今,提到黃牛排隊,消費者和餐飲商家已見怪不怪了。不過,大家對黃牛的看法一直眾說紛紜,褒貶不一。
1.消費者:有人認可黃牛,有人痛恨黃牛
部分消費者覺得,很多生意好的餐廳排起隊來確實很耗時間,出錢雇黃牛排隊,又沒插隊,又沒搗亂,各取所需沒什么不合理的。“黃牛代排隊也付出了自己的時間和勞動。我覺得沒啥問題。”
“不偷不搶、兩廂情愿沒問題啊,有人愿意用錢換時間,有人愿意用時間換錢,促進就業(yè)挺好的。”
而部分消費者則認為,黃牛代排、代買擾亂了市場秩序,對餐飲消費體驗造成了很大影響。
“這些所謂的黃牛搶占了餐廳消費名額,讓真正的顧客買不到,只能從他們手里買。這擾亂了正常的秩序。”“吃飯消費要的是體驗,如果以后所有人都請黃;ㄥX代排,那去餐廳消費也就失去意義了。”
2. 餐飲商家:有的沉默,有的抵制,有的沆瀣一氣
相比于消費者端的兩極分化,餐飲商家對黃牛的態(tài)度則曖昧得多。
紅餐網調查發(fā)現(xiàn),一些餐飲門店對黃牛排隊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認為黃牛不影響自己的生意,還會營造門店生意火爆的氣氛。
一些餐飲門店則對黃牛較為抵制,采取了一系列舉措防范黃牛。
此前,深圳茶顏悅色就發(fā)公告表示,“我們不支持任何代排隊、代購等行為,也希望大家理性消費”,并強調黃牛倒賣的奶茶來源不明,制作和運輸環(huán)境無法追蹤,無法保證售后工作。
喜茶相關負責人也曾公開表示,在黃牛面前,喜茶也是受害者,對于代買產品,喜茶無法進行監(jiān)控和保證品質,存在食安風險,不推薦大家使用。
還有一些餐飲門店,則是與黃牛黨沆瀣一氣,將黃牛排隊當成一種營銷手段,以此制造虛假火爆的場景。
2018年,鮑師傅的一家武漢門店就被曝出雇傭黃牛排假隊,黃牛混在普通顧客中排隊購物,而后扭頭繞到后廚,將剛到手的糕點還給商家,平均一單能賺25元至30元“勞務費”。事情被曝光后,鮑師傅公開道歉,該門店排隊人數(shù)驟減70%,火爆程度呈斷崖式“跳水”。
結 語
面對層出不窮的黃牛排隊戲劇性事件,一位資深餐飲評論員告訴紅餐網,黃牛把一杯奶茶炒到兩三百,應該是策劃出來的事件營銷,是排隊營銷的變種:
“奶茶本身價格肯定嚴重偏離了市場,其次就是成本考慮,如果是營銷,那么只能在某個店或某個小范圍地區(qū)來做,如果是真實的,那么不會受到成本影響,應該是大面積很多店都會有這個現(xiàn)象。此外,商品炒到這么貴,確實會有顧客買單,但絕不會很多或是持續(xù)很久,畢竟餐飲產品不像奢侈品一樣具有長期投資價值。”
紅餐網認為,歸根結底,黃牛代排、代買盛行,是當下餐飲市場快速發(fā)展的產物。
部分黃牛確實干擾了餐飲市場秩序,也帶來了一些食安隱患,這需要監(jiān)管部門、商家和消費者合力去規(guī)范、整治和引導,營造一個良性的市場環(huán)境。
至于那些雇傭黃牛的餐飲商家,紅餐網認為,雇傭黃牛排隊,可能會為門店帶來短期的生意,但卻無法持續(xù),消費者是很聰明的,一旦沒有良好的就餐體驗,或者察覺到了商家的把戲,立刻就會流失。餐飲商家千萬別想著走捷徑,最后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來源:紅餐網 文/劉佳 共2頁 上一頁 [1] [2] 關注公號:redshcom 關注更多: 餐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