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娃哈哈奶茶店,不走尋常路
總的來說,娃哈哈奶茶店從裝潢到品類上都有向其他品牌取經(jīng),同時也有往里面加入自己的品牌元素,至于成功與否則是個見仁見智的話題。
但在這些用戶可感知的角度外,娃哈哈的奶茶店其實很特別,不走尋常路。
像一點點、益禾堂這樣的品牌,在進(jìn)入市場初期時時很少談加盟的話題,在占據(jù)用戶心智,有一定的市場認(rèn)知度后,加盟才逐步放開,喜茶、奈雪的茶更是至今都沒有開放加盟資格。
但娃哈哈卻是加盟店走在了直營店的前面,首家直營店還沒開起來,加盟店就已經(jīng)到處都是了。
這樣一想,總覺得娃哈哈的代理店有點「趟雷」的意思。
加盟的費用也很高,在我表示有意向加盟后,工作人員告訴我,他們目前是「單店合作,整店出租」的加盟模式,加盟合作費用25萬,加入需要先通過60萬的資產(chǎn)核驗,且加盟方需要承諾投入不低于50萬。
對比益禾堂的5.5萬加盟費,娃哈哈的加盟門檻比想象中高的多,而它成功的概率其實比那些已經(jīng)驗證過的奶茶店更小。

不低的投入要求
娃哈哈嘗試開奶茶店是一個很正常的嘗試。作為原先快消品的巨頭,2013年的娃哈哈就已經(jīng)迎來了了自己的中年危機,五年間營收縮水超過了300億,目前還有繼續(xù)下降的趨勢。在這種危機之下,娃哈哈的跨界營業(yè)似乎也在意料之中。
事實上娃哈哈之前就做過一些跨界的嘗試,從超市到童裝,從白酒到咖啡,跨界早就跨了,只是都不算成功。
娃哈哈過去還有一個「飲料界騰訊」的名字,就是在說別家推出了什么飲品,娃哈哈也會以極快的速度模仿出類似的新品,只是這些東西在近幾年都不好使了。
咖啡、高端定制果蔬飲品也是娃哈哈近幾年作出的嘗試,但這些也是草草收場。從最近兩次的嘗試領(lǐng)域來看,娃哈哈其實是選對了方向的,沒能成功卻是因為市場變化的太快了,而競爭對手也變得更快更強更靈活。
當(dāng)喜茶、奈雪的茶、元氣森林、小茗同學(xué),甚至是瑞幸這些新企業(yè)的名聲越來越大的時候,原先的飲品巨頭娃哈哈的份額就更小了。新的獨角獸們可以直接把飲品送到客人的手里,而不僅是每一個便利店,這是原先的娃哈哈做不到的。
一種常見的論調(diào)是娃哈哈的衰落是因為他們沒有創(chuàng)新,但娃哈哈近幾年其實一直都在推新品,嘗試新領(lǐng)域,只是永遠(yuǎn)有人比他們做的更好,更討好用戶而已。這種時候也不由得讓人想起馬化騰多年前說的那句:沒人保證一個東西是永久不變的,因為人性就是要更新。即使你什么錯都沒有,就錯在太老了。
從美好的童年回憶AD鈣奶,到明星飲品營養(yǎng)快線,娃哈哈有很高的國民認(rèn)知度,但這個認(rèn)知度還能撐娃哈哈玩幾次大創(chuàng)新,卻需要打上一個問號。
來源: 愛范兒 作者: 冷思真 共2頁 上一頁 [1] [2] 關(guān)注公號:redshcom 關(guān)注更多: 奶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