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國內4家連鎖藥房企業(yè)門店擴張穩(wěn)步推進,尤其在重要市場的爭奪,更是硝煙彌漫。
斑馬消費初步統(tǒng)計,老百姓、一心堂、大參林和益豐藥房先后發(fā)起并購合計近50起。
這些連鎖藥房企業(yè)的規(guī)模體量,甚至毛利率、凈利率等指標已十分接近,隨著規(guī)模化競爭和資本介入,零售藥店領域還會不斷并購與整合,但快速擴張背后呈現出的商譽累積和管理問題,也給企業(yè)帶來新的挑戰(zhàn)。
業(yè)績:大參林賣滋補藥材最會賺錢
2018年,老百姓(603883.SH)、一心堂和大參林3家連鎖藥房企業(yè)營業(yè)收入分別為94.71億元、91.76億元和88.59億元。
益豐藥房(603939.SH)營業(yè)收入雖只有69.13億元,但其營收增速43.79%,在4家連鎖藥房企業(yè)中最高。

2018年,老百姓、一心堂、大參林(603233.SH)和益豐藥房單店年收入(含稅)分別為245.11萬元、159.37萬元、228.33萬元和191.43萬元。
如果細化到門店每天每平方米產生的收入(含稅),老百姓、一心堂(002727.SZ)、大參林和益豐藥房分別為50.71元、39.82元、66.74元和43.36元。
2018年底,一心堂門店數量達5758家,位于4家連鎖藥房企業(yè)之首,但單店年收入和坪效為何墊底?

業(yè)內人士分析,這可能是公司部分門店虧損,拖了公司后腿。
在2018年報中,一心堂尚未提及虧損門店的情況。
不過, 2018年中報披露,公司累計虧損門店1539家,其中,新開店及次新店(開業(yè)時間在2年以內的門店)929家。超過2年未盈利門店610家,其中半年累計虧損金額小于2.5萬元的門店277家。
虧損狀況同樣出現在2017年,當年年報顯示,公司累計虧損門店1721家,虧損門店占比34%,虧損金額1.40億元。其中,虧損3年以上門店有288家,虧損2175.40萬元。
以往,中西成藥是各家藥房企業(yè)經營的重要品種,其收入在企業(yè)收入中比重較大。
2018年,老百姓、一心堂、大參林和益豐藥房的中西成藥分別實現收入73.67億元、64.78億元、54.39億元和47.30億元,分別占比公司營收的77.78%、70.60%、60.04%和70.87%。
在4家連鎖藥房企業(yè)中,最會賺錢的應該是大參林。2018年,公司銷售參茸滋補藥材實現收入11.96億元,貢獻毛利4.94億元。
擴張:益豐藥房并購兇悍
2018年里,老百姓、大參林和益豐藥房擴張最為兇猛。
斑馬消費初步統(tǒng)計,上述3家藥房企業(yè)實施并購14起、14起和19起,涉及金額3.83億元、4.71億元和22.58億元。
一心堂未在年報中披露其實施并購數量,2018年凈增門店692家,同比增長15.66%,為四家連鎖藥房企業(yè)最低。 共2頁 [1] [2] 下一頁 搜索更多: 藥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