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做新事,新人做老事,是有一定道理的。”
坐在特步總部20層的辦公室里,剛從國外出差回來,還沒倒過來時差的李波,一邊喝著咖啡提神,一邊跟我聊起來。
老的事情,因為所有流程、所有制度都OK了,新人進來后,就算他有自己的新方法,做事情也不會跑偏到哪里去。
老人適合做新事情,是因為他有原來的沉淀,有資源和關系,做的雖然是新事,打開局面還是要容易得多。我就屬于典型的老人做新事。
李波說的“新事”,就是特步正在探索的新零售轉型。他現(xiàn)在是特步新零售運營中心高級總監(jiān),一手推動著特步的新零售進程。
李波是2015年來特步的,此前,他先后在可口可樂、李寧、阿迪達斯等品牌工作,干的一直就是零售。
用他自己的話說,他是“從中國本土市場成長起來的零售人,專注零售20年”。就因為是個零售“老兵”,他來特步后就肩負起了線下零售管理。
李波聊起“老人”“新人”,其實講的是,企業(yè)在做新零售的時候,給它一個怎樣的組織定位——是全面統(tǒng)帥線上線下,還是先搞個小范圍試驗;
讓誰來做——是空降兵、電商部門的人,還是線下部門的人,這一切都取決于企業(yè)的現(xiàn)狀,沒有一個定律。
就拿特步自己來說,它的新零售目前還是探索性的,在組織架構上,跟線下零售部門和電商部門是并行的。
它有點像一個特區(qū),有自己的“試驗田”,核心任務是摸索好的方法,沉淀和運營好會員流量,同時提升管理效率。
讓李波來負責新零售,是因為“新零售的大部分落地工作需要線下分公司和店鋪配合,而我就是從線下出來的,天然帶著線下的關系和資源,說得不好聽,我刷個臉,事情可能就辦妥了”。
幾件事,打下新零售基礎
特步做新零售有兩個關鍵時間節(jié)點。一個是2017年3月,特步成立新零售運營中心。一個是2018年3月,特步跟阿里開始合作新零售。
不過,說特步是從2017年3月開始做新零售的,卻也不恰當,因為跟很多做新零售的企業(yè)一樣,“在新零售概念出現(xiàn)之前,我們其實已經(jīng)在做了,只是不知道這就是新零售”。
時間回到2015年,這一年,特步啟動了零售轉型。
2015年到2017年,我們做了好幾件事,當初的目的是提升渠道質量、產(chǎn)品力、商品運營力,還有零售執(zhí)行力。
從今天來看,這些動作恰恰為后來的新零售打下了很好的基礎。李波說。
POS系統(tǒng)
跟很多鞋服企業(yè)一樣,特步一直采用批發(fā)模式。貨品生產(chǎn)出來后,發(fā)給分公司總代就完事了。至于總代怎么在自己的門店進行銷售,又怎么分銷給加盟商,特步基本上很難管控到。
2015年,特步給門店導入了POS門店運營系統(tǒng),里面集成了會員系統(tǒng)、收銀系統(tǒng)、庫存系統(tǒng)等。
有了這套系統(tǒng),就有了運營數(shù)據(jù)和報表體系,“不僅可以知道門店運營狀況,還可以引導大家關注銷售,不是看今天賣了多少錢,而要看這些錢是怎么賣出來的,什么產(chǎn)品賣出來的,是新品還是舊品,是鞋子、服裝還是配件,是高價賣的還是低價賣的,是老店賣的還是新店賣的,哪些產(chǎn)品賣得快,哪些賣得慢,等等”,李波說。
超級導購
以前,特步總部的政策、活動或指令,都是一層一層往下傳遞。因為不同層級對事情的理解和認識不太一樣,到最后,信息往往斷流,根本到不了店員那里。而且,店員流動頻繁,既影響門店業(yè)績的穩(wěn)定,又影響顧客體驗。
于是,特步開發(fā)了一個“超級導購”App,通過手機端,使公司與2萬多名店員連接起來,可以快速溝通,以解決上傳下達、店員培訓、店員留存、市場反饋等問題,提升管理效率。
特購會
2016年以前,特步的舊貨基本上都是通過工廠店、特賣場進行消化的。后來,代理商不愿開工廠店了。
特步大盤CEO李冠儀就組織幾個人,開著小貨車,拉了3天的貨,直接到工廠或礦區(qū)去賣。等貨賣完了,就讓工人直接到線上的特步特購會商城去買。
“特購會是一個從零開始創(chuàng)造的渠道,而且一上來就是線上線下融合互補。特購會的出現(xiàn),等于我的渠道實現(xiàn)了分級,我的貨品也跟著分級好了。而且,不同渠道對應的消費者是有所區(qū)別的,某種程度上,等于又把人和貨進行了匹配。”李冠儀總結說。
到今天,特購會沉淀的會員已有幾十萬,其中活躍會員接近20%,具有很高的黏性。
跑步俱樂部
2015年,特步回歸運動,提出以消費者體驗為核心的“3+”戰(zhàn)略。作為“3+”戰(zhàn)略的落地項目,特步開始組建跑步俱樂部,打造跑步生態(tài)圈。
從2016年8月開始,特步跑步俱樂部在北京奧森公園、長沙橘子洲、南京玄武湖、合肥濱湖、廈門體育中心、蘇州愛琴海、武漢東湖等地相繼落地。
跑步俱樂部以跑者為核心,提供訓練營課程、跑者安全培訓、存包、淋浴、賽事一站式報名等一系列跑者服務。
現(xiàn)在,通過跑步生態(tài),特步已經(jīng)服務了超過百萬的跑者,成為國內擁有最大規(guī)模、最專業(yè)跑者社群的運動品牌。
O2O
特步早在2014年就開始踐行線上線下融合,實現(xiàn)線上下單,線下發(fā)貨。如今,特步的O2O門店每天都有大量的線上訂單,發(fā)快遞已成為門店的一項日常工作。
O2O成為了一個橋梁,讓線上線下增進了了解,同時也是一個紐帶,用共同利益把線上線下擰在一起。
現(xiàn)在,特步所有門店都具備訂單操作系統(tǒng)、管理體系、結算體系、快遞體系、線上線下共同的售后服務體系,為新零售的推進打下堅實基礎。
組織先行,開啟新零售大門
2017年3月,特步成立新零售運營中心,零售轉型的第二步——新零售的探索和嘗試——由此開啟。
從時間點來看,當時新零售概念已經(jīng)提出,但是,“大家對它其實沒有一個清晰的理解和洞察。從丁水波董事長到CEO,大家只是都覺得這是一個趨勢。
面對未知,我們不應該拒絕,應該積極擁抱,積極探索。而且,這跟零售相關。
所以,就建了一個運營中心,把超級導購、特購會、跑步俱樂部、CRM運營、官方商城等幾塊放了進來。整個中心和我當時負責的零售管理中心拼在了一起”,李波說。
新運營中心被冠以“新零售”,倒不完全是因為先有了這個概念。
當時,李波管的是整個零售管理中心,新零售運營中心得跟原來的零售有所區(qū)別。而且,新零售運營中心的幾塊內容,跟原來那攤確實長得不一樣,得給它一個帽子。
其實,他們想過叫新業(yè)務、新渠道、特殊業(yè)務什么的,但都覺得不妥。最后,李波說:“借新零售的勢,就叫新零售運營中心吧。”
李波還給新零售下了一個定義:
特步新零售是以消費者為中心,通過科技和資源的整合,串聯(lián)起品牌、店鋪、店員、社群、跑者等關鍵營銷環(huán)節(jié),以沉淀消費者數(shù)據(jù)為手段,進而調整品牌營銷資源配置,最終以提升內部管理效率,繼而提升消費者體驗為目的的營銷管理過程。
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在新零售的定義前面,李波特意加上了“特步”兩字。這說明,特步對新零售有著自己的認識,它要做適合自己的新零售。
事實上,在2018年3月與阿里開始合作新零售之前,特步做的就一直是自己的新零售,核心任務是運營和管理好特步的所有線下流量。
共2頁 [1] [2] 下一頁
搜索更多: 特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