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決定——選擇合作策略——這要取決于你的起點和最終目標。
如果你還沒有進入中國市場開展業(yè)務,希望用一種非資本密集型的方式來測試市場,那么測試學習型策略是最合適的。比如說,你想要獲悉消費者的需求以及產品銷售情況。這一策略并不需要你建立實體店,如果進展不順利,退出市場也相對容易。美國的Costco正是采取了這種方式。在全面投入中國市場之前,它先利用阿里巴巴的平臺來檢驗其產品以及了解中國市場。2014年,它在阿里巴巴跨境電商平臺天貓國際上開設了一家線上倉儲式商店。此舉幫助Costco獲益于一項特殊的政府項目——即允許零售商在未獲得在華經營許可的情況下銷售特定的商品(享有優(yōu)惠的稅收待遇)。它也幫助Costco大大提升了品牌知名度。第二年,在雙十一促銷期間,Costco進入了天貓國際平臺銷量前十的賣家榜單。
2017年,Costco獲得經營許可,在天貓平臺上開設旗艦店,致力于實現自己要向中國消費者提供近800個庫存單位的目標。這些線上努力為Costco獲得實體店經營許可做好了鋪墊,第一家實體店預計將于明年六月在上海開設。Costco在中國的商店將采取與其他國家門店不同的運營方式。舉個例子,它們非常依賴阿里巴巴的重數據方式,會利用過去四年來在天貓上收集到的消費者數據來決定產品類別并對運營進行調整。
倘若你在中國已經開展了業(yè)務,但是希望在不失去品牌及運營控制權的同時能獲得領軍企業(yè)的數據和技術——也不用交出控股權,在這樣的情況下,你就應該考慮第二種選擇:利用合作關系來加強在中國市場上現有的核心業(yè)務。沃爾瑪采用的就是這種方式。通過戰(zhàn)略合作,它現在利用騰訊的技術來升級店內顧客體驗并且獲悉更多有關顧客的信息。它還推出了諸多創(chuàng)新功能,比如說微信Scan&Go手機支付選擇,這能讓這家美國零售商獲取到那些利用微信手機應用付款的顧客的消費數據。這些數據將幫助沃爾瑪獲得更加復雜的消費者信息。但是這種方式也存在一個缺點,會使得一些零售商不予以考慮這種方式。為了推進真正意義上的合作,你必須要和選擇的合作伙伴分享大量信息。
最終,一些公司會選擇與一位領軍企業(yè)完全整合。這就可以讓零售商獲得領軍企業(yè)的所有用戶群、數據、分析結果以及技術。這還能為企業(yè)帶來擴大規(guī);蚴欠窒砹鞒痰臋C遇。缺點在于你選擇的合作伙伴將會更多參與到商店的運營中。京東物流前負責人侯毅在推出盒馬鮮生之后就選擇了這條路線。盒馬鮮生是一家整合線上線下的生鮮類食品超市,這已經成為“新零售”概念的典例。在阿里巴巴注資之后,侯毅作為盒馬的首席執(zhí)行官,負責企業(yè)后續(xù)的快速發(fā)展,并將盒馬打造成了其強大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一部分。
即便阿里巴巴和騰訊已經瓜分了中國市場,兩家公司也做好準備進軍全球業(yè)務。如果計劃落實,那么其他大陸的零售商就會發(fā)現自己處于相同的境地:如果它們還想繼續(xù)參與這場進展迅速的游戲,那么它們就要選擇一位合作伙伴并且決定采用哪種最佳合作策略。
來源: 新浪科技-堆堆 共2頁 上一頁 [1] [2] 商超站隊AT、“關店潮”持續(xù) 上半年零售業(yè)大變天! 為什么我這一次要站隊京東? 騰訊投資拼多多,頭條會站隊阿里嗎? 寶寶樹IPO背后:站隊阿里 40億買理財產品 電商競爭“選邊站隊”現象嚴重 監(jiān)管升級治頑疾 搜索更多: 站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