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子”之道:是商圈,還是人流?
便利店的門市選點,如同弈棋。有個傳統(tǒng)下法,先把各個角布上,先占住大“商圈”,比如新街口商圈、鼓樓商圈,一個個摸,不行就棄子。而這種觀察視角對于金鷹7-ELEVEN來說,似乎不夠精準,更不對路。
對于人流的觀察和分析,是金鷹7-ELEVEN布點的關鍵步驟。吳溢展向我們闡釋了金鷹7-ELEVEN對人流的看法,以珠江路店作比:首先,這里有購物中心的人流,其次,還有地鐵站周遭的人流。你注意,無論是哪一種,它是出的人流,不是進的人流。第三,店鋪背靠的是一片經(jīng)典的居民社區(qū)和寫字樓,顧客群體消費習性,符合設想。這塊最重要。”
你看,一個點,周遭固態(tài)人群本身的構成、他們是何種消費結構,消費習性等,這些是吳溢展和他的團隊比較在意的。在打造店鋪之前,金鷹團隊會做所謂“在地調查”,涉及調查維度,有人流的動向、固態(tài)顧客的層次。算的比“商圈”精得多。
延續(xù)這種想法,所以,之后的布點,相比于“多點開花”,金鷹7-ELEVEN更傾向于“單點擊破”。
“我們采取的是高密度擴展的策略,‘開邊’。7-ELEVEN的開業(yè)可能跟一般便利店開業(yè)不一樣的,人家會說,全城同慶;而我們開店有限考慮密度,這個點開完以后,以周遭五公里開始布局,而不是說這個店圈定城南,下個店,圈定在城東。”
在7月11日起,7-ELEVEN將同開3家店。第二家店在金鷹的斜對面,第三家在丹鳳街,第四家在石鼓路,相距不到3公里。并從珠江路店的周遭五公里形成輻射。
吳溢展說,“7-ELEVEN要強調對生活區(qū)域的一個熟悉度。對某個區(qū)域集中服務,再逐漸擴大規(guī)模,這樣才能塑造品牌效益。新街口周遭購物或者住在這里方圓五公里,能碰到7、8家7-ELEVEN,才有:它已經(jīng)走入我的生活了的感覺。”
當然單點突破的原理,是建立在單店品質上的,7-ELEVEN不愿意輕易“棄子”:“我們對選點的理解是:選好點,開好店,成為標準,放棄那些可能有損于品牌形象的店。”業(yè)界也有傳聞說要加盟7-ELEVEN條件很嚴苛。他解釋,并不是加盟費嚴苛,這個嚴苛是對點的把握。你帶來的點,是不是符合對人流跟業(yè)績的要求?
“所以,即便日后開放加盟,我們也要去評估,我們也會用同樣的標準審核加盟店的條件,讓加盟主每個月能做到一萬五兩萬塊的日均。”據(jù)稱,7-ELEVEN的加盟對店鋪面積亦有傾向。除非特殊地方,如機場、學;蛘叩罔F站,我們才會考慮80平米的門店,否則“寧愿選擇不開”。而100平是一個較為理想的面積。 共3頁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豐田與7-ELEVEN合作,共同開發(fā)移動便利店 臺灣7-Eleven開出新型態(tài)運動復合店 能買東西能健身 金鷹7-ELEVEn江蘇首店7天銷售破百萬 下月5家店同開 臺灣開了家7-Eleven美妝復合店 想吸引女性顧客 金鷹7-ELEVEn江蘇首店開業(yè) 年底將放開加盟 搜索更多: 7-ELEV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