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人士表示,本來生活、盒馬鮮生、永輝超市等都在嘗試搭建場景化的購物場景。電商拓展線下首先是為了獲客,獲取電商平臺難以觸及的消費群體;其次,集合零售和餐飲的實體門店更容易為消費者提供場景化消費體驗,不斷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欲,從而促進銷售;線下的實體門店更容易拉近平臺與消費者之間的關系,感官的觸覺會為消費者帶來親近感。
對于生鮮電商來講,拓展線下市場是一塊“硬骨頭”,但生鮮電商卻越挫越勇,且拓展線下的模式不斷被創(chuàng)新。易果生鮮和天天果園在初試線下后,選擇與現(xiàn)有的實體超市合作,易果生鮮從永輝超市手中拿到聯(lián)華超市的股份,天天果園與城市超市戰(zhàn)略合作,兩者借助超市原有的線下市場盤活資源。盒馬鮮生與永輝超市通過新零售線上與線下融合的方式打造生鮮超市,借助餐飲與購物的融合形成場景化購物方式。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生鮮電商通過搭建門店,可以縮短冷鏈物流的時間從而降低成本,門店是消費場所也是商家的庫存,一定程度上滿足消費者對生鮮配送速度的要求,同時線上與線下的融合是零售的發(fā)展趨勢。自建門店雖然要面臨較重的經營壓力,但可以在短時間內提升企業(yè)的估值,獲取更多的資本認可。
困難重重
生鮮超市的確擁有較大的市場前景,但前期鋪設時也是困難重重。正如本來生活人員所言,“整個門店的開業(yè)要比想象中更為復雜”,員工培訓、店內裝修等問題阻礙著門店的開業(yè)時間。即使是在線上與線下從業(yè)多年的盒馬鮮生CEO侯毅也面臨著相似的困局,盒馬鮮生進京之路并不順利,原定于今年三四月開業(yè)的北京首店十里堡門店在遭遇物業(yè)糾紛后,門店直到6月才遲遲開業(yè)。
曹磊稱,生鮮電商自建實體門店首先要面臨運營成本的增加,門店租金、裝修成本、水電消耗、人員雇傭都是生鮮電商線上經營時從未面臨的壓力,而且線下投入是長線投入,短期內難以迅速賺回成本,一旦投資方不看好生鮮電商試水線下的模式,生鮮電商平臺或將因此斷血,同時,門店內訂單增長速度必須與電商互相配合并形成規(guī)模效益,如果線上與線下的客流無法同步進行,全渠道經營就會成為生鮮電商的一句空話。
與此同時,生鮮電商背后的資本支持與平臺的融資能力也是平臺的綜合實力之一。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去年5月,本來生活完成了C輪、C+輪融資共1.17億美元融資,投資方包含中城聯(lián)盟、鼎暉資本、富厚資本等,估值在7.85億-10億美元之間。從去年5月至今,本來生活再無對外公開的融資聲明。作為本來生活的競品,易果生鮮背靠阿里,去年11月完成由蘇寧、高盛集團(中國)領投的5億美元C+輪融資;天天果園則背靠京東,完成了D+輪融資,其中有兩輪1億元人民幣以及一輪7000萬美元的融資。
。▉碓矗罕本┥虉 作者:吳文治 陳克遠) 共2頁 上一頁 [1] [2] 本來生活破局線下 實現(xiàn)生鮮線下門店有挑戰(zhàn) 對標盒馬鮮生 本來生活再戰(zhàn)線下 像盒馬鮮生一樣 本來生活的新零售長啥樣? 生鮮電商進入“淘汰賽”階段 本來生活稱希望兩年內能扭虧 本來生活網入駐萌店 聯(lián)合出擊“社交+電商” 搜索更多: 本來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