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企動態(tài)頻道  您所在的位置:紅商網 >> 商企動態(tài) >> 供貨品牌 >> 正文
李寧業(yè)績反轉凈利潤同比增43.95倍 重回當年尚難

  彼時,眾多品牌都因為押寶2008年北京奧運會而備下大批庫存,而李寧更是因為在2011年進行品牌重塑加重了自身的危機。

  “本來大環(huán)境就不好,李寧的重塑計劃消費者也沒買賬,結果就是原來的舊品庫存就很多,再加上新品銷售不佳,情況就更嚴重了。”任先生說。

  于是,在2011年小幅下滑之后,從2012-2014年,李寧連續(xù)3年虧損,虧損額累計超過31億元。這期間,李寧經過了多次高層人士變動和業(yè)務調整。

  從2010年與100億失之交臂之后,李寧就離這個目標越來越遠,直到去年才又開始慢慢接近。

  重回老大不易

  雖然都遭遇下滑,但李寧不僅晚于大多數品牌一年才回暖,還在那段時間里,被安踏從本土運動品牌第一的位子上拉下了馬。2012年,李寧虧損約19.8億元,安踏則盈利13.59億元,同時,安踏以76.2億元營收超過李寧的67.4億元,成為行業(yè)老大。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李寧的起伏很好地印證了這一點。不過,如今已經緩過勁來的李寧對未來還是充滿了信心,這一點從創(chuàng)始人李寧最近的一番言論中便可看出。

  近日,創(chuàng)始人李寧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達了自己對市場和品牌的看法,“隨著中國城市化的不斷發(fā)展、家庭收入的不斷提高,消費者對于體育用品真正的使用率正在增加,消費者有更多的興趣、時間、支付能力去參與實際的體育運動,這樣就給真正的體育用品帶來了空間。”因此,他堅信中國的體育用品市場是在成長,并沒有萎縮。

  不過,這樣美好的前景絕不會只有李寧一個品牌獨享,所有的品牌都在摩拳擦掌。更重要的是,就在李寧剛實現扭虧的2015年,安踏的營收已經率先突破100億元,成為本土體育品牌中首個晉級百億元的企業(yè)。而且,從盈利能力來看,2016財年安踏的凈利潤超過李寧的三倍還多。不難看出,安踏正牢固地鞏固著自己行業(yè)老大的地位。

  除此之外,國際快時尚品牌、奢侈品牌也在不斷加碼運動休閑產品,這種情況下,李寧要回到行業(yè)老大的地位著實不容易。

  而在張慶眼中,對現在的李寧而言,或許做強要比追求第一要合理得多。他認為,李寧最大的對手應該是自己。“李寧希望成為專業(yè)的體育用品公司,那就要堅持自己專業(yè)化的路線,包括圍繞消費者的體驗,從產品到終端零售再到品牌的推廣去發(fā)力,關鍵要看這個方向能不能持續(xù)地貫徹下去。”他分析稱。

  至于行業(yè)第一,也就是個名號,等有一天自己足夠強大,該來的總會來。

  新金融記者 劉暢

2頁 上一頁  [1] [2] 

李寧:中國體育用品使用率在增加,市場不悲觀

股東套現離場股價大漲 李寧盈利重回高增長

大股東TPG撤資、投行唱好前景 李寧股價升7.8%

業(yè)績靠李寧品牌支撐 李寧未來新店將細分化

球鞋界的李寧收入巨大卻并不賺錢:因廣告費太鋪張

搜索更多: 李寧

東治書院2024級易學文士班(第二屆)報名者必讀
『獨賈參考』:獨特視角,洞悉商業(yè)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雜花土蜂蜜,愛家人,送親友,助養(yǎng)生
關注『書仙笙』:結茅深山讀仙經,擅闖人間迷煙火。
研究報告、榜單收錄、高管收錄、品牌收錄、企業(yè)通稿、行業(yè)會務
★★★你有買點,我有流量,勢必點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