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企動態(tài)頻道  您所在的位置:紅商網 >> 商企動態(tài) >> 商家動態(tài) >> 正文
鮑師傅創(chuàng)始人:山寨店開我對面,我卻拿它沒轍

  一出生就打假

  雖然有幾款明星產品,「鮑師傅糕點」并未很快走紅,過了半年才慢慢有回頭客。

  很快,北京市場就出現(xiàn)了山寨店。鮑才勝沒有在意,覺得自己產品正宗,它們很快會自然消失。他沒有想到,山寨“繁衍”到上百家。鮑才勝終于意識到,要保證鮑師傅的口碑和市場,必須打假。于是他注冊了「鮑師傅」的商標,直到2014年商標才申請下來。

  為了保證配方不輕易泄露,在一家店里,兩個最可靠的員工掌握做核心技術,其他人都輪崗。

  打假的路并不順暢,這些假冒的鮑師傅從不成氣候,逐漸發(fā)展到幾大派系,諸如「金典鮑師傅」「鮑大師傅」「鮑大師」等。而且從口味、品類、外形、價格,跟真品相差無幾。這些山寨店甚至會搞滿減、打折這類促銷活動,而鮑才勝卻堅持不打折。

  他還記得唯一一次在開店前擺過花籃,鋪過紅地毯,弄得熱火朝天。「那真是逼不得已,我在山寨鮑師傅對面開的,就是要打壓他們,反正跟他們根本談不攏。」最讓他哭笑不得的是,在定福莊西路的最老店址,就開著一家山寨店。

  鮑才勝曾向媒體透露,原本公司核心團隊70%的精力在產品研發(fā)、推廣上,現(xiàn)在反而掉過來,大部分精力都在維權上。“我們剛開始維權的目標比較低,只希望工商部門能摘掉侵權方的門頭牌匾,有的地區(qū)工商部門介入后,對方會摘掉,但過不了多久又掛出來了。”

  據(jù)“正和島”報道,這些山寨店相互之間是有聯(lián)系的,但并不是有組織的,而其中很多則是原先在路邊賣煎餅果子、買早點的小攤販。

  鮑才勝一邊打假、邊找店址、邊研發(fā)新品。新品不斷被研發(fā)、上架,另一邊每月必有下架的品類。就這樣,隨著排隊的人越來越多,鮑才勝的員工也從起初幾人逐漸增加到目前的幾百人。北京的「鮑師傅糕點」從二環(huán)不斷往外擴張新店,目前有14家。2014年,在天津山西道開了第一家外地分店。

  網紅的煩惱

  鮑才勝沒有想到自己的生意會成為“網絡現(xiàn)象”。2017年2月,上海人民廣場的「鮑師傅糕點」一夜躥紅,據(jù)澎湃新聞估計,長隊狀態(tài)至少維持了6、7個小時。雇人排隊的說法也在互聯(lián)網上流傳。

  外界看來排長隊意味著生意好,鮑才勝卻不愿意看到這種情況——畢竟排隊很傷害用戶體驗。他逼店員加快出貨速度。他的考核標準是,以秒來計算出貨的數(shù)量。他曾安排1個人出貨,4個人協(xié)助配送。他也做過試驗,5個人一起出貨,但效率并不如1人出貨4人協(xié)助的效果好。因此,現(xiàn)在大小門店,全是1人出貨,2-4個人協(xié)助裝袋。

  鮑才勝透露,現(xiàn)在開一家鮑師傅糕點店,至少需要100萬的本錢,規(guī)模稍微大一點的,得200萬但每家差不多能半年就能回本。讓人看不懂的是,他開店速度依然很慢,還是按照每年三家店的速度發(fā)展。他想著慢慢做起來了,老主顧們肯定不會再買山寨的賬,隨便開在哪兒,他都不愁沒生意了。

  市井財經想為他拍幾張照片,他立即拒絕了。雖然互聯(lián)網上有負面消息,但他也感謝互聯(lián)網,不斷有網友自發(fā)地列出山寨店的名稱,這是他多年打假都沒做到的。

  (來源:市井財經 劉會敏)

2頁 上一頁  [1] [2] 

仿冒遍地開花,“鮑師傅”該如何維權?

喜茶、鮑師傅走紅原因:新生代消費者活在互聯(lián)網里

爆紅的“鮑師傅”受困冒牌店 正規(guī)門店北京僅14家

隱憂漸顯 網紅鮑師傅能火多久

鮑師傅在上海被山寨 發(fā)出聲明抵制山寨行為

搜索更多: 鮑師傅

東治書院2024級易學文士班(第二屆)報名者必讀
『獨賈參考』:獨特視角,洞悉商業(yè)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雜花土蜂蜜,愛家人,送親友,助養(yǎng)生
關注『書仙笙』:結茅深山讀仙經,擅闖人間迷煙火。
研究報告、榜單收錄、高管收錄、品牌收錄、企業(yè)通稿、行業(yè)會務
★★★你有買點,我有流量,勢必點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