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企動態(tài)頻道  您所在的位置:紅商網(wǎng) >> 商企動態(tài) >> 供貨品牌 >> 正文
42周歲的Hello Kitty還能賺錢嗎?

  低潮與拯救

  雖然從目前來看,HelloKitty足以擔得起最賺錢的“貓”這一榮譽,但也曾屢遭銷量下滑的困擾。HelloKitty在誕生之后剛開始火爆時,但凡有其身影的商品,銷量總是不錯,用今天流行的話說,HelloKitty就是那個時代的超級大IP,就像我們今天的影視劇改編一樣,HelloKitty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追捧,甚至成為日本可愛文化的創(chuàng)始者和引領(lǐng)者。

  但好景不長,上個世紀70年代末,HelloKitty遭遇了第一次銷量滑坡,在之后的一段時間里陷入沉寂。對于卡通流行人物而言,不怕市場洶涌的評價,就怕溫水煮青蛙式地漸漸被消費者所遺忘,而當時的HelloKitty商品的銷量竟然出現(xiàn)了滑落,所謂知微見著,這被視為危機的開端。在這一段看似HelloKitty陷入沉寂的時間內(nèi),三麗鷗公司并沒有放棄對HelloKitty這一棵“搖錢樹”的拯救。

  三麗鷗為了阻止HelloKitty的沉寂趨勢,開始強調(diào)要使HelloKitty產(chǎn)品更多的出現(xiàn)在消費者的視野里。1980年開始,三麗鷗進入快速擴張期,由此除了印有HelloKitty的文具禮品外,HelloKitty廣泛串場,出現(xiàn)頻率堪稱“勞模”,她出現(xiàn)在電話、手表、相機、烤面包機上,甚至烤面包機里蹦出來的面包片上都赫然烙著它的面孔,為三麗鷗增加不少營業(yè)額。在多次嘗試之下,一款HelloKitty電子表在1981年的日本創(chuàng)下了銷售100萬塊的紀錄,市場再次激活,為消沉一時的Kitty找回第二春。

  除了擴充商品類型之外,為了使得HelloKitty更多地出現(xiàn)在消費者的眼中,三麗鷗甚至為這只沒有嘴巴的“貓”添上了嘴巴,推出了16集以HelloKitty為主人公的動畫片。在動畫片中HelloKitty開始進行“人”化的生活——有了家人,有了男朋友,甚至還有一只喜愛的貓。雖然此舉招致死忠粉的不滿,但確實大大提升了HelloKitty出現(xiàn)的頻率。

  作為“酷萌”偶像之一,HelloKitty也受到了名人的追捧。多名好萊塢女明星公開承認是HelloKitty的粉絲,購買及公開攜帶其授權(quán)商品,并展示大量私藏珍品,乃至身著HelloKitty亮相。這對于當初還處在低潮中的HelloKitty無疑是雪中送炭,很快將HelloKitty的名氣進一步擴大。

  而更有狂熱的明星粉絲、美國歌星LisaLoeb用整張專輯向HelloKitty致敬,并特意將專輯命名為HelloLisa。

  但是第二春并未維持多久,由于受日本經(jīng)濟崩潰影響,HelloKitty等旗下個性化商品業(yè)績衰退,直到1996年,復出的HelloKitty才開始如日中天。否極泰來的三麗鷗的營收,從1996年的780億日元增長到1997年的860億日元,到1998年更增至1210億日元,增長幅度高達40%。

  然而這段復興也并不長久,二十一世紀初三麗鷗再次出現(xiàn)銷售額下滑。究其原因,在于眾多新興卡通形象開始強勢崛起,與原有卡通形象爭奪市場。其次HelloKitty空有可愛的面孔,缺乏故事,難以和動漫人物一樣具有與時俱進的劇情,經(jīng)不起縱向的深度挖掘,難以長久吸引同一批粉絲,尤其是她們成年以后。

  在自身難以挖掘故事的背景下,三麗鷗近年來積極與“成熟”的品牌合作,以繼續(xù)吸引長大成年的粉絲,包括快時尚服裝品牌Zara、水晶制造商施華洛世奇、日本珠寶品牌御木本、彩妝品牌絲芙蘭等開展跨界合作,扭轉(zhuǎn)銷售困境。

  以形象授權(quán)開拓新市場

  雖然HelloKitty開始頻繁出現(xiàn)在消費者的視野中,但商品類型始終有限。由于最初是銷售商品的雜貨商發(fā)展而來,三麗鷗更關(guān)注制造產(chǎn)品在自己的零售商店出售,堅持自制商品銷售的模式。“利潤非常小,他們的財務(wù)狀況越來越糟了,”瑞士信貸(CreditSuisse)分析師MasashiMori說。

  制造環(huán)節(jié)的低毛利一直困擾著三麗鷗。而比低毛利更為可怕的是,一旦制造的商品不受市場歡迎,三麗鷗就要承受存貨庫存成本與跌價損失,使得三麗鷗不敢嘗試新產(chǎn)品與新市場,這成為了阻止其大跨步的障礙。

  而部分廠商看到了HelloKitty巨大的市場潛力,找上門來提出購買形象授權(quán),于是HelloKitty版迷你車,HelloKitty版紅酒等開始出現(xiàn),大大豐富了HelloKitty的商品類型,也使得三麗鷗開始嘗到形象授權(quán)的好處。擺在三麗鷗面前的道路有兩條——繼續(xù)堅持自制商品銷售或者實行形象授權(quán)。

  在一段時間內(nèi),這兩種方式都并行著。直到2008年,哈佛商學院出身的鳩山玲人進入三麗鷗,將商業(yè)模式做出徹底改變,三麗鷗改為積極追求授權(quán)模式,專注經(jīng)營本身無形的品牌價值,而有形的商品、毛利低的制造環(huán)節(jié),則交給授權(quán)商。只要不給產(chǎn)品抹黑,三麗歐公司同意對任何一種產(chǎn)品給予凱蒂貓形象授權(quán),小到貼紙、筆,大到飛機、主題樂園等,都有HelloKitty的形象。

  通過開放形象授權(quán),HelloKitty相關(guān)商品迅速擴充,從2010年HelloKitty獨特的形象已經(jīng)出現(xiàn)在2.2萬種不同的產(chǎn)品上,暢銷40余個國家到2015年得到HelloKitty認證的商品達到5萬件,暢銷70余個國家。

  >>>>

  結(jié)語

  雖然目前HelloKitty的吸金能力毋庸置疑,依然還是三麗鷗公司的“當家小花旦”,但對于一個過度成熟的品牌而言,實現(xiàn)爆炸性增長的可能性已經(jīng)較小。雖然除了HelloKitty外,三麗鷗旗下還有可羅比青蛙、帕帢狗和酷企鵝等卡通形象,但從三麗鷗的財報便可看出其過于依賴HelloKitty。對于三麗鷗公司而言,開發(fā)其他的卡通形象也必須提上日程。

  三麗鷗也意識到這個問題了。早在2011年,三麗鷗計劃斥資300億日元(合3.77億美元)收購一個卡通形象的專利權(quán),欲打造下一代可愛卡通形象,這是該公司首次透露將減少對HelloKitty品牌的依賴度。三麗鷗總裁江守進(SusumuEmori)在接受采訪時曾表示:“我們希望打造旗下卡通人物品牌的多元化,而非致力于提升現(xiàn)有品牌在海外市場的認知度。”

  日本東京TIW公司的分析師TakashiOka表示,三麗鷗目前過度依賴HelloKitty品牌,因此添加新的重量級卡通形象將有利于公司發(fā)展。但直到目前,三麗鷗公司還未能推出流行度能與HelloKitty相齊平的產(chǎn)品。

  而日本市場也正經(jīng)歷著一波新的卡通形象更替,外來的迪士尼《冰雪奇緣》橫掃所有周邊市場,對三麗鷗造成相當大的挑戰(zhàn),而本土的熊本熊也來勢洶洶,在日本的流行度排名已經(jīng)超過了HelloKitty。已過不惑之年的HelloKitty正面臨著更多的挑戰(zhàn)。

 。ㄘ斀(jīng)網(wǎng)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日報網(wǎng)、新浪財經(jīng)、科技新報、商業(yè)價值、深圳特區(qū)報、新華網(wǎng)、《凱蒂貓獨特的營銷策略》等)

2頁 上一頁  [1] [2] 

Hello Kitty 3D打印概念店在上海世貿(mào)商城開幕

上海首家Hello Kitty主題餐廳誕生 星巴克能走多遠?

沒有Hello Kitty,不是星爺,怎么開好主題餐廳?

Hello Kitty網(wǎng)站遭攻擊 330萬用戶數(shù)據(jù)泄露

春節(jié)買買買!日企推出Hello Kitty坐便器

搜索更多: Kitty

東治書院2024級易學文士班(第二屆)報名者必讀
『獨賈參考』:獨特視角,洞悉商業(yè)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雜花土蜂蜜,愛家人,送親友,助養(yǎng)生
關(guān)注『書仙笙』:結(jié)茅深山讀仙經(jīng),擅闖人間迷煙火。
研究報告、榜單收錄、高管收錄、品牌收錄、企業(yè)通稿、行業(yè)會務(wù)
★★★你有買點,我有流量,勢必點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