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企動態(tài)頻道  您所在的位置:紅商網 >> 商企動態(tài) >> 服務動態(tài) >> 正文
支付寶PK微信的微變:從“搶”錢,變成“搶”時間

  3、時間意味著更豐富的商業(yè)延伸空間。如果用戶一直在用你,他們的眼睛一直盯著你,你就有更多的機會做一些“小動作”,把更多的東西呈現到他們眼前。

  這就好像在pc時代,“搜集資訊”是用戶一個非常高頻的需求,百度就可以把貼吧、推廣、文庫、百科等“全家桶”一并放到用戶眼前,即滿足了需求,也實現了更多的商業(yè)意圖。這也是筆者一直強調的,支付寶的這個消息流,絕不僅僅是是“好友動態(tài)”那么簡單,一旦用戶養(yǎng)成了刷刷刷的習慣,那么后面會植入更豐富的商業(yè)內涵。

  ok,時間是平臺型公司戰(zhàn)爭的主戰(zhàn)場,抓住了時間才有生存機會,進可攻退可守。那么最殺時間的應用場景是什么呢:看內容、挑商品、玩游戲和人際溝通。而除了玩游戲,對于剩下三個場景來說,消息流都是一個非常棒的載體。

  在移動互聯網爆發(fā)的早期,一個公司和產品最大的訴求就是短時間、低成本地獲取海量的用戶,求的就是規(guī)模,就是“爆發(fā)速度”。規(guī)模怎么來,簡言之就是抓住用戶某個需求、提供某個功能,通過“簡單高效順暢”的體驗形成良好的口碑效應。

  這個時代的核心邏輯是“效率”,是更短的單次使用時長——用戶一打開墨跡天氣就能看到天氣,用戶一點獵豹安全助手就能優(yōu)化手機,用戶用美圖秀秀要一鍵美顏,用戶一打開陌陌就要看到滿屏的“顏值”——如果單次使用時間過長,費了半天才能需求閉環(huán),則一定會被當作垃圾刪無赦!

  但是時間戰(zhàn)爭,則意味著重心的轉變,單個功能的使用依然是高效的,但產品更傾向于用“更吸時間”的功能抓住你,從而提高每日開啟次數和單次使用時長,不知不覺吸取你的時間。

  “好產品”的重心已經從能更好地滿足用戶功能需求,轉向能更好地粘住用戶眼球,從更快速地獲取新用戶,轉向能更持久地占據用戶時間——活躍、留存。因為當互聯網的人口紅利期已經結束、戰(zhàn)爭進入“下半場”的時候,對于平臺型公司來說用戶規(guī)模已經沒有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用戶的粘性。

  拉新已經不再是重點,他們花得起大錢去獲取海量用戶,但是用戶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下了不用、時間都去了微信那里,又有何價值呢?

  互聯網公司之間的競爭已經不分品類和疆界,微信和支付寶一樣可能是對手,直播和閱讀一樣可能是對手,陌陌和滴答一樣可能是對手……因為他們切分的是用戶的心智和習慣,而心智和習慣的載體是無比有限的時間!都不為你花時間,怎么能算愛你?留得住人,留不住心和眼睛呀!

  五、消息流制高點的生死戰(zhàn)

  消息流能承擔“搶時間”的重任,是因為與剛需功能們有三大區(qū)別:

  1、高效功能vs高效閱讀。前面說過,剛需功能們追求的是使用的高效,你一點擊就能滿足需求,點擊的瞬間就能體驗閉環(huán),這才叫成功。而消息流則強調閱讀體驗的高效,所有內容自上而下、符合一般人的閱讀習慣,不需要像盯著九宮格那樣眼花繚亂、顧此失彼不知該看什么,而獲取新消息的方式非常簡單,只要“刷新”就ok了——閱讀體驗高效到近乎可以忽略,用戶就可以一門心思地投入內容中了。

  2、豐富特性vs豐富內容。傳統(tǒng)的互聯網產品不僅功能實現起來要迅捷如閃電,各種特性還要豐富如花海,這樣才能滿足用戶各種延伸性、個性化的需求,比如墨跡天氣不僅要能看天氣,還要順便看到穿衣指數、洗車指數、化妝健康指數等等,中華萬年歷不僅要能看農歷,還要順便可以方便地記事和提醒……這些延伸特性豐富和完善了“基礎功能”,鞏固了戰(zhàn)場。

  但是對于消息流來說,內容是中心,內容的豐富就是重點,你看好友動態(tài)一會就看完了還有啥看頭,你逛個商場卻沒多少商品可挑還有啥逛頭?所以我們看朋友圈的內容很豐富,不僅有各種原創(chuàng)圖文影音動態(tài),還有各種從公眾號及其他平臺轉來的內容。

  3、用完就走vs無聊就刷。剛需功能追求的是“想到就用,用完就走”,是另一種形式的“首戰(zhàn)用我、用我必勝”,所以對它來說,只要這個需求很確切、場景很清晰、體驗很高效,就可以笑傲江湖。

  但是消息流則完全不一樣,很難說用戶刷動態(tài)是有著什么非常明確的目的,大多數情況下他們只有一個原因:無聊、需要找點新鮮刺激、打發(fā)時間和獲取存在感。所以消息流一旦成功是非常令人上癮的,你不知道為何用,你只知道你又想刷刷了、一刷就忘記“時間都到哪兒去了”。

  那么回到開頭,支付寶這個消息流的設計成功嗎?如果要打好消息流戰(zhàn)爭,最核心的是什么?這個問題不難回答,站在用戶需求的角度,他們就是想在短時間內看到更多“喜聞樂見”的東西;站在企業(yè)的角度,他們就是想在粘住流量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商業(yè)可能。所以事情永遠只有三個:

  1、明確定位。你是誰,用戶是誰,提供什么內容、抓住什么high點、實現什么價值,用戶對你的預期如何、怎么記住你和向別人說起你。

  2、提高信噪比,如何圍繞定位,提供更高質量的內容。以筆者為例,只要刷一次10條信息有3條愛看,我都會對這個消息流保持穩(wěn)定的期待。但是更多情況下,像微博這樣信息過載的平臺,看30條不見得有1條能get到我的點,這就很尷尬了。要實現這一點,關鍵是內容供給端生態(tài)的搶奪、個性化的推薦算法(記錄用戶的興趣,根據偏好推薦內容),以及提質降噪、去除垃圾的強編輯強運營。

  3、拓展商業(yè)空間。一方面,通過更豐富的方法來植入商業(yè)信息,廣告植入、電商導購、富媒體傳播等;另一方面,想方設法提升內容的轉化率,用有吸引力的內容抓住用戶、用有影響力的內容促成交易,這樣的內容矩陣才是源源不斷賺錢的漏洞。

  六、支付寶的突圍建議

  根據以上三個指標,當下支付寶消息流的成敗一目了然,最根本的問題只有一個:定位錯誤或定位不清。

  1、如果支付寶消息流的定位就是“朋友圈”,就是熟人的社交動態(tài),那簡直是瘋了。不論是微信朋友圈的深入人心,還是“拿著錢包來社交”的定位違和,讓人們放棄朋友圈來完全同質化的生活圈分享社交動態(tài),這都是不可想象的。

  2、如果定位不是“朋友圈”,那么定位是什么?目前看不出來,如果用戶都看不出來,都不知道該用消息流發(fā)布什么信息、獲得什么信息,那就實在沒有理由刷下去。

  所以阿里螞蟻們要想打好這場消息流戰(zhàn)役,可以有兩個選擇。

  1、瞞天過海,“換皮”打造內容聚合平臺。對馬云來說,內容供給不會缺,推薦算法也不會缺,強大運營更是信手拈來,但是支付寶這事缺的是一個“產品定位有效擴展的心智空間”。因為“支付寶”這個名字太成功了,太簡單明了了,也深入人心了,嵌入人們心智空間的幾乎就只有“錢和交易”了,你填充其他媒體和社交內容都會非常違和不適。什么,拿支付寶看新聞,拿著錢包社交,有沒有搞錯!用戶不接受。

  在這樣的情況下,支付寶的定位已經確定,也根本不可能改名字——這將會使阿里面臨更加恐怖的風險和損失。所以一個取巧的偏方是,干脆再換皮做一款新的影子app,可以聚合各種內容信息,原封不動地整合支付寶所有剛需功能,唯獨名字不叫支付寶,這樣就可以重新定位切割心智空間,即便失敗也不會砸了已有的支付寶品牌。

  2、深度垂直,講和錢有關的故事。既然支付寶是花錢的地方,我在消息流里跟你談錢,推薦給你和錢有關的內容,這總沒錯吧,這不違和吧?再說,誰會和錢過不去呢,稍微有點腦子、欲望和時間,都會多少有點興趣吧?這就包括:

  a、花錢。事實上,這是支付寶已經在做的,大量的便民生活、購物娛樂、第三方服務,都是幫著用戶在支付寶上花更多的錢。那么消息流可不可以整合這些內容、把精華的推薦給用戶,來個消費版的“今日頭條”呢?這樣一來,那些被折疊起來的消費功能才能重新回到用戶的視線,支付寶才從交易的終點回歸起點。

  b、省錢。在消費升級時代《如何打造“裝逼”生產力》一文中筆者已經指出,消費升級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是“信息問題”,是我們的新晉中產階級和偽中產如何通過最小的時間精力金錢投入,來讓自己活得更有個性、品質和逼格,從而獲得更多的社交貨幣和階層身份體驗。那么這個事情支付寶的消息流也能做嘛,省錢逼格指南,阿里版的“什么值得買”!

  c、賺錢。投資證券股票理財,所有能生錢的資訊都可以放進來。嗯,是有點兒像“雪球”。

  d、有錢。正如判官所說的,支付寶做社交很簡單啊,加入“查看附近的有錢人”功能就可以了。我也是認真的,附近人的消費信息和信用數據,往往可以成為社交資產的證明,不論對于物質女還是一門心思賺錢的同仁,吸引力都是不言自明的,可以成為陌生社交的利器。我再拓展一下——查看附近的有錢人,查看附近的來錢機會,用各種工具標簽掛件千方百計讓自己顯得更有錢!

  時間戰(zhàn)爭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不要以為你我只是心安理得的看客。事實上對于所有的互聯網創(chuàng)業(yè)者、從業(yè)者來說,這些深刻的變化都是息息相關的。這篇文章發(fā)出去,如果支付寶真的這么做,那么很多垂直電商平臺、內容電商平臺、電商導購平臺恐怕就要膽寒了。

  回到開頭,做太多的分類毫無意義,什么是社交,什么是社區(qū),什么又是媒體,是不是做了消息流就叫社交,你要做社交嗎……糾結其中意義不大,因為網紅也好,直播也罷,或者內容、社交、社區(qū),本質都是獲取流量、粘合流量、轉化流量變成錢的辦法——都是套路,套路!抓住實質就好。

  以后的大平臺們會越來越界限模糊、大雜燴和四不像,這也是每個創(chuàng)業(yè)者如果有一天僥幸做大必然面臨的選擇。有時候做互聯網項目就像做地產,你是做寫字樓還是做商業(yè)中心,或者游樂公園,或者只是做大型商業(yè)綜合體中的某個子集(類似微信中的公眾號),這都無所謂,只要來的人多、來的次數多、他們一直留在這里為你花錢就好。

  互聯網打到最后,一定是無招勝有招,適合就好。(本文首發(fā)鈦媒體)

 。伱襟w作者介紹:辯手李慕陽,真名張俊,產品經理一枚

2頁 上一頁  [1] [2] 

同獲香港支付牌照 支付寶、微信把戰(zhàn)火燃到新戰(zhàn)場

支付寶、微信獲香港首批支付牌照

支付寶拿下三成在華外籍用戶

支付寶有望年底登陸歐洲

支付寶首推五秒閃電開票功能

搜索更多: 支付寶

東治書院2024級易學文士班(第二屆)報名者必讀
『獨賈參考』:獨特視角,洞悉商業(yè)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雜花土蜂蜜,愛家人,送親友,助養(yǎng)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話】儒學之流變❤❤❤
易經 | 艮卦究竟在講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謬
大風水,小風水,風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師太重要了❤❤❤
如何成為一個受人尊敬的易學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著成功的人,學習成功之道。
關注『書仙笙』:結茅深山讀仙經,擅闖人間迷煙火。
研究報告、榜單收錄、高管收錄、品牌收錄、企業(yè)通稿、行業(yè)會務
★★★你有買點,我有流量,勢必點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