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5日,江北區(qū)紅旗河溝,中百超市正在升級改造。記者 苑鐵力 攝
8月23日晚,中百集團發(fā)布2016年半年報:上半年,中百倉儲超市關閉34家門店,其中重慶關了32家店。半年關掉32家門店,相當于關掉一個中型連鎖企業(yè)。如此罕見的關門舉動背后,隱藏著什么樣的秘密?重慶晨報記者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中百巨變的背后有二股東永輝超市的影子。
現(xiàn)狀
入渝11年仍“水土不服”
中百集團的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中百倉儲超市關閉34家門店,其中含32家重慶社區(qū)超市,截至2016年6月,中百倉儲超市剩余門店總數(shù)為211家,其中重慶有48家(包含10家大賣場)。
中百是最早進入重慶的全國知名連鎖超市之一。2005年7月,武漢中百在重慶紅旗河溝開出第一家店;2006年5月,中百與山城超市合資成立重慶中百山城超市有限公司,重慶山城超市占股42%,中百占股52%。數(shù)十家山城超市改姓中百,一時間在重慶掀起了一股中百浪潮,中百物流也隨后在渝落地。2013年,重慶中百曾計劃將門店拓展到200家。
11年過去了,重慶中百的業(yè)績卻始終處于虧損狀態(tài),而中百位于兩江新區(qū)的大型物流中心也部分出租給了第三方公司。
業(yè)內(nèi)人士認為,重慶中百連年虧損的根本原因在于核心競爭力不足。在重慶,中百既有重慶百貨、新世紀超市等本土強勢對手,又有以生鮮見長的永輝超市的夾擊,還有沃爾瑪和家樂福與其競爭,中百沒有經(jīng)營特色,在對決中很容易處于下風。
恩怨
競爭對手變成隊友
中百超市入渝時,沿用了其在武漢的成功模式——走大型倉儲賣場之路,店面大多在3000-5000平方米。
競爭對手永輝入渝后,中百避開了“硬碰硬”的正面對抗,走上了門店轉型之路,將主打的倉儲超市調(diào)整為社區(qū)便利店,與永輝超市行成錯位經(jīng)營,僅保留了10家大賣場。
2014年4月19日,永輝超市發(fā)布公告稱:永輝超市及其全資子公司重慶永輝超市有限公司通過深交所集中競價交易系統(tǒng),買入了中百集團股份共計1.02億股,占中百集團總股本的15.00%。這與大股東武漢商聯(lián)(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持股僅相差5%左右,坐上了中百集團二股東位置。
同年10月13日,兩家公司同時對外公告稱,雙方已簽訂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計劃建立采購競價體系和聯(lián)合采購團隊、開展物流基地等互利合作。
雙方還在戰(zhàn)略合作中明確,將開展在重慶地區(qū)的經(jīng)營合作。
至此,這對在商業(yè)領域的競爭對手,恩恩怨怨十余年,變?yōu)榱藬y手同行的隊友,重慶成了他們深度合作試水的起點。 共2頁 [1] [2] 下一頁 武漢中百超市進社區(qū)賣高檔生鮮 連鎖巨頭加速布局 武漢中百超市進社區(qū)賣高檔生鮮 零售難做急需突破 中百超市攜手中石化駐扎加油站 中百超市進中石化加油站 未來覆蓋武漢1800座便利店 “攜手”中石化 中百超市首次開進加油站 搜索更多: 中百超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