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多白酒企業(yè)中,四川水井坊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稱“水井坊”,600779)像是一個“異類”。
自2012年冬以來,白酒企業(yè)進入調整期,各大酒企紛紛降價。堅持國內國際雙輪驅動的水井坊,因缺乏中低端產品,元氣大傷,并在2013年、2014年連續(xù)兩年虧損后,一度處于退市邊緣,被戴上了“特別處理”(*ST)的帽子。
6月2日,摘帽不久的水井坊召開股東大會,新任總經理范祥福在股東大會上表示,2016年公司發(fā)展的一個重點就是在高端酒展開競爭,同時完善超高端布局,將公司的產品線維持在300元以上。水井坊方面也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白酒國際化”一直都是水井坊的目標,今后也將是水井坊發(fā)展的長期目標。
時隔幾年,水井坊的價格早被茅臺、五糧液甩在后面,隨著產品升級,眾多酒企紛紛搶占中高端市場;至于海外市場,金沙酒業(yè)華東市場總監(jiān)郭佑辰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中國白酒國際化基本上是雷聲大雨點小。曾經備受質疑的“雙輪”,如今能助水井坊突圍嗎?
錯過黃金十年
堅持“高大上”國際化路線的水井坊一度定價600元,超過茅臺、五糧液。高定價也曾讓水井坊嘗到甜頭,推出當年即實現(xiàn)盈虧平衡,2003年銷售收入達到11.44億元,彼時瀘州老窖的銷售收入僅為9.97億元。
與此同時,水井坊對于國際市場也有著異于同行的熱情,這在一定程度上源于水井坊是目前唯一由外資控股的白酒企業(yè)。
水井坊曾在2012年的年報中披露,自2007年起,就和帝亞吉歐逐步建立起良好的合作關系。水井坊的第一任“洋帥”柯明思也不止一次公開強調:水井坊將借助帝亞吉歐在全球180多個國家的營銷網絡,力爭在5年內,將國際市場銷售額占比提高至40%。然而直到2015年,出口也只貢獻了約5%的營收。
水井坊發(fā)力高端白酒和海外市場的時候,正值我國白酒行業(yè)的“黃金十年”,大部分酒企在這個階段實現(xiàn)了井噴式的發(fā)展,而水井坊的增長卻十分有限。2012年,水井坊的營業(yè)收入僅較上年增長了10.41%,總資產為18.90億元;而同一時期,瀘州老窖的營業(yè)收入增長了37.12%,且已步入“百億俱樂部”。
在國內市場最火爆的時候,水井坊卻將很多精力花在進軍海外上,而國際市場的增長速度低于其預想,水井坊因此丟掉了國內市場份額,“雙輪驅動”的戰(zhàn)略讓水井坊錯過了“黃金十年”。
渠道再變革
曾幾何時,水井坊被認為“只有高價,沒有高端”。與茅臺、瀘州老窖等老字號品牌不同的是,水井坊一直用來宣傳的水井坊釀酒遺址與水井坊酒并不產生直接關系,遺址只是在名稱上為水井坊帶來古文化的聯(lián)想,對酒質并無提升。因此與茅臺、五糧液相比,水井坊缺乏漲價的底氣。
如今瀘州老窖、酒鬼酒等酒企都在發(fā)力中高端,想提高毛利率,實現(xiàn)產品升級。激烈的市場競爭下,水井坊的勝算如何呢?
水井坊方面告訴時代周報記者,水井坊在高端白酒的市場占有率比較低,因此成長空間會比較大。
國海證券食品飲料行業(yè)分析師余春生則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產品升級要看茅臺和五糧液有沒有提價,如果茅臺和五糧液都沒有提價,其他品牌想做產品升級也是不太可能。
帝亞吉歐作為全球最大的洋酒集團,在品牌運作上擁有豐富的經驗。帝亞吉歐在入主水井坊之后,換上來一批“懂洋酒的人”。之后水井坊在一些重點區(qū)域用扁平化直營取代總代的運營模式,此后公司的渠道模式就包含了總代、扁平化、帝亞吉歐合作三種模式。 共2頁 [1] [2] 下一頁 水井坊渠道再變革 將回歸總代模式 水井坊扭虧 難改“貧血”病癥 堅守高端進退維谷 水井坊發(fā)布年度預盈公告 扭虧為盈“保殼”在望 水井坊定位高端“不勝寒” 退市警告仍未解除 范祥福履新水井坊80天:用賣啤酒方法賣白酒 搜索更多: 水井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