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教科書”
與其他智能手機品牌略不同的是,HTC實際上一直活躍在高端市場。
從市場區(qū)域來看,HTC最開始介入的是歐洲市場,通過早期與運營商定制合作積累,以自有品牌進入歐洲市場發(fā)展,2009年正式進入美國市場。彼時,這也是智能手機第一波浪潮。
當(dāng)年HTC進入中國大陸時,時任CEO的周永明就曾解釋,之所以推出自有品牌就是因為“注意到智能手機將是未來趨勢,品牌是離用戶最近的辦法”。
在以自有品牌拓展歐美智能手機市場初期,HTC確實順風(fēng)順?biāo)。美國市場幾乎貢獻了HTC半壁江山,而HTC也借此成為全球智能手機大牌。但對美國市場的倚重,也為HTC埋下了禍根。雖然HTC號稱在技術(shù)、創(chuàng)新等方面積累了很多年,但依然在美國市場遭遇蘋果公司猛烈的專利狙擊,某種意義上可以說,HTC是被蘋果訴訟“打殘”的。
頗為諷刺的是,HTC以及后來三星的訴訟,成為了國產(chǎn)手機海外拓展的教科書。異軍突起的國產(chǎn)手機,在后來國際化路徑中都選擇了從印度、東南亞等地突破,美洲從巴西等地滲透,這與當(dāng)初HTC的路徑迥然不同。
2013年之后,在蘋果一系列訴訟、禁售之后,HTC份額開始跌出前十。
在中國大陸市場,HTC也曾經(jīng)有過非;鸬臅r候,對于很多市場消費者而言,HTC甚至是其第一部智能手機。2008年HTC與T-Mobile合作,發(fā)布了首款基于Android系統(tǒng)智能手機G1,隨后還推出了一系列迭代產(chǎn)品。與此同時,中國大陸市場3G牌照剛剛發(fā)放,HTC的“舶來品”在中國大陸水貨市場大紅大紫。
但隨著3G在中國大陸市場逐步啟動,千元機浪潮開始泛濫,但對于中低端市場,HTC一直是拒絕的態(tài)度,一直到2013年左右,HTC才正式推出中端產(chǎn)品,包括Desire等系列,甚至在易迅等平臺上嘗試炙手可熱的微信銷售,但此時中國大陸市場已經(jīng)逐漸成為國產(chǎn)品牌天下,除了蘋果之外,三星在中國大陸的市場地位都已岌岌可危。
。▉碓矗喝A夏時報 記者 張曉斌) 共2頁 上一頁 [1] [2] 業(yè)內(nèi)人說:品牌喪失,賣身也很難解決HTC的困境 HTC斷臂求生押寶高端 HTC市值低于其所持有的現(xiàn)金 品牌已一文不值? HTC四面楚歌 女強人王雪紅能否絕地反擊 臺灣版優(yōu)衣庫事件 HTC也是拼了!員工會議室嘿咻 搜索更多: HT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