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商網(wǎng)訊:蘋果與唯冠之間的訴訟與糾紛可謂愈演愈烈。南有廣東高院的商標權屬之訴、北有商評委(可能還要進入行政訴訟)的撤銷商標程序。糾紛和訴訟的實質,表面上能夠看到的法律問題只是冰山一角,在海平面以下的巨大冰山本體則是市場份額的角逐和商業(yè)利益的爭奪。日前,由上海泛洋律師事務所發(fā)起的“并購中的知識產(chǎn)權審查與博弈”研討會以及華東政法大學知識產(chǎn)權學院舉辦的“iPad商標之爭的法律、經(jīng)濟和道德視角解讀”沙龍上,業(yè)內(nèi)專家和學者就案件中涉及的焦點話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表見代理與隱名代理就合同法的問題,深圳唯冠和蘋果的對抗,一審蘋果主要強調(diào)表見代理,二審強調(diào)普通法系的隱名代理。表見代理或是隱名代理,能否成立?
上海大學知識產(chǎn)權學院院長陶鑫良教授表示,“首先我們應厘清幾個問題,深圳唯冠對臺北唯冠的交易行為究竟知不知道?因為楊榮山是三個唯冠公司共同的法定代表人,其應該知道交易的存在、交易標的包括不同國家地區(qū)的商標,因為清單中有上面所述的大陸地區(qū)的兩個IPAD商標,楊榮山的知情是否能夠代表深圳唯冠的知情?這還要綜合考慮。此外,深圳唯冠到底有沒有參與談判?我們不能評判,相信法院在證據(jù)的基礎上會做出公正的評判。”
“而本案爭議的焦點問題是:臺北唯冠的行為是否對深圳唯冠有法律約束力?表見代理是否成立?根據(jù)《合同法》,表見代理恐怕難以成立,表見代理要求以被代理人的名義進行代理行為,合同并不是以深圳唯冠為主體簽訂的,不符合表見代理成立的全部要件。”陶鑫良認為。
華東政法大學經(jīng)濟法學院教授、著名民商法專家傅鼎生對“表見代理”的分析更為透徹。其表示,“我沒看到這份合同,但從現(xiàn)有資料來看,這份合同主體只有一個,就是臺灣唯冠。如果表見代理成立,主體必須是兩個以上,一個是臺灣唯冠,一個是深圳唯冠,然后簽字時臺灣唯冠代理深圳唯冠簽字,這才構成表見代理。如果主體只是一個,就推導不出表見代理。最后,雖然深圳唯冠一起簽訂合同,以電子郵件往來的方式,但我們知道,簽訂這樣的合同尤其是國際上的合同,最后要有一個確認書,F(xiàn)在資料表明,確認書是臺灣唯冠簽訂的,把之前的過程全部‘吸收’掉了,只能按照這份合同來表明問題,所以從這個層面上來說,表見代理也不構成。”
據(jù)了解,蘋果二審改為隱名代理,其實隱名代理并不是大陸法系的概念,蘋果認為,深圳唯冠與臺北唯冠內(nèi)部存在委托關系,那么臺北唯冠簽訂的合同當然對深圳唯冠有效。“根據(jù)《合同法》402、403條,深圳唯冠不履行合同約定,臺北唯冠可以向蘋果披露,蘋果可以向深圳唯冠行使權力。但是《合同法》402、403條是不是對商標權買賣適用?值得討論。現(xiàn)在蘋果根據(jù)《合同法》402、403條提出的委托合同項下的訴求是否成立,我們拭目以待。”陶鑫良表示。
記者了解到,《合同法》402、403條當時制訂的背景是為了解決我國外貿(mào)代理中存在的問題,這兩條是否能夠適用于商標轉讓,甚至能夠普遍適用于各種民事行為,還是有很大疑問。
商標權的轉讓與生效在這一案件中,商標權轉讓和商標權轉讓合同需要辨析。
據(jù)了解,我們國家商標權轉讓,不但要簽訂合同,還要登記公示,商標轉讓才生效。在這一案件中,實際上商標權轉讓合同已經(jīng)成立并且生效,但是沒有到國家商標局進行轉讓登記,因此商標權的轉讓沒有生效,即蘋果還沒有取得商標權,因此蘋果現(xiàn)在要求深圳唯冠配合向商標局申請轉讓登記。
根據(jù)我國商標體系制度安排,注冊在先產(chǎn)生的注冊商標權和因使用而知名產(chǎn)生的商業(yè)標識權利該如何協(xié)調(diào)?陶鑫良表示,此前,藍色風暴和百事可樂的事件,引發(fā)了反向混淆的問題。其實,反向仿冒有它合理存在的理由,但是反向混淆理論上并不成熟。注冊商標和知名的商業(yè)標識之間產(chǎn)生沖突了,如何解決?我個人認為,注冊商標是制度設計,我記得新《商標法》草案稿中有一條,注冊商標如果沒有使用,一旦有侵權,可以認定侵權,但不能主張要求賠償。所以,注冊商標在一定程度上是弱權力,給予弱保護。而因使用而產(chǎn)生的商譽、知名度、美譽度,才是商標法保護商標的立法本意,應該給予強保護。這種沖突如何解決,是一個難題。
上海政法學院知識產(chǎn)權研究中心副主任曹陽也認為,“唯冠通過注冊取得商標權,但其并沒有實質意義上的商標權,這也是其為什么不向蘋果提出索賠的原因,因為其沒有損失。蘋果通過長期使用獲得了商標權。本案最大的難點是,如果判決傾向于蘋果,則可能對我國的商標注冊制度產(chǎn)生一個沖擊。”
“當初蘋果購買IPHONE商標,好像轉讓費是365萬美元,那么現(xiàn)在這個事件,如果能夠有一個合理的價格,雙方都能夠接受,坐下來談,可能對雙方都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式。”有專家提議。
蘋果手機貼膜暴利 原價低至一元一張 蘋果唯冠之爭續(xù):家樂福蘇寧易購重上架 蘋果公司打破沉默指責唯冠 被指態(tài)度傲慢 蘋果香港零售店:不按排隊順序發(fā)售新iPad 蘋果打算“放血” 17年來首度考慮分紅 蘋果發(fā)布新ipad 受困商標紛爭大陸上市無期 從戴爾蘋果到蘇寧 改名背后的公司戰(zhàn)略擴張 蘋果代工廠商受審查 iPhone可能漲價 外媒批評蘋果在華血汗工廠 涉嫌廉價用工 蘋果審核代工廠被指“推卸責任” 蘋果要求勞工組織審查供應商工作環(huán)境 iPad商標侵權案蘋果敗訴 多地iPad下架 蘋果再陷商標案 “iTV”名稱已有主 蘋果零售店不斷擴張 歐洲經(jīng)銷商面臨破產(chǎn) 倫敦哈洛德百貨蘋果店中店3月中旬開業(yè) 蘋果上海零售店因聘用糾紛被判賠3.5萬 iPad涉嫌商標侵權 蘋果或面臨百億罰單 北京西城工商立案調(diào)查蘋果iPad商標侵權 摩托羅拉欲收蘋果總銷售額2.25%作專利費 蘋果代工廠富士康面臨特別調(diào)查 搜索更多: 蘋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