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復“狼性”?
在大舉擴張的同時,國美電器在與供應商的接觸中也恢復了黃光裕時期的強勢,這也是黃氏國美與陳曉時代最大差別。
一位國美電器分公司負責人表示,“陳曉時代的國美對于供應商過于溫和,陳曉傾向于通過談判來解決廠商分歧,但是供應商強勢卻擠壓了國美電器利潤空間,而且很多供應商的年度合同成為馬拉松式談判,但實際上生意是打出來的,而不是談出來的。”
國美電器的2010年年報顯示其來自供應商的收入為21.67億元,已經連續(xù)兩年出現較大下降,而同期蘇寧電器來自供應商的收入則超過30億元,顯然這也是雙方凈利潤差距持續(xù)拉大的原因之一,高集群表示,“國美放寬與供應商的合作條件,但是對手并沒有放松,所以國美需要更加強勢一些,該屬于國美的一定要拿到。”
國美電器的門店擴張速度將超過以往就是對供應商恢復強勢的一個信號,按照以往的合作模式,新開門店在進場費、廣告促銷費方面供應商又將拿出很多新的資源支持,與此同時國美電器還通過定制等方式與一些相對弱勢的品牌進行了特殊排他性經營。
上周國美電器與三洋電視的獨家經營戰(zhàn)略合作只是一個案例,國美電器與伊萊克斯冰箱、惠而浦冰箱也進行了類似的合作,而國美電器負責采購的副總裁牟貴先甚至前往臺灣與面板商、OEM廠商談判來確定五一的華碩、宏碁等品牌的PC定單。
之所以采取這種模式,是因為如果國美推出自有品牌的產品,比如說去年6月推出的飛觸平板電腦,效果并不見得好,而與比較成熟的品牌簽署定制合同的比例越高,國美的獲利空間也越大。
除了總部與供應商的溝通外,在廣州國美也與格蘭仕、志高、奧克斯、TCL等二線空調品牌簽署了10萬臺的定制產品定單,而這些定單意味著直銷模式延伸。高集群表示,“以往工廠在向各地銷售分公司出貨的過程中已經截留了部分利潤,甚至有的是通過經銷商來向國美供貨,中間環(huán)節(jié)太多,而現在的合作模式工廠和國美都能獲得利潤的最大化。”
除了定制模式外,廣州國美還在探討讓自己的銷售員隊伍住戶取代經銷商的促銷員隊伍,之前國美、蘇寧探討這一模式并不成功,而百思買堅持這一模式更是遇到了滑鐵盧,但是國美這次也開始了新的試點。
高集群表示,“供應商將逐步只負責生產,而國美等銷售商則只負責銷售,國美將率先推動。”
廣州國美在得到廣東聯(lián)通和廣東電信的話費補貼后,從6月1日將強硬停止1500元以上非智能手機的銷售,顯然這對部分國產品牌和諾基亞都是重大打擊,然而國美的強勢從此可見一斑,而黃氏國美的改革能夠成功嗎?
有接近國美人士透露,國美電器現在策略都是杜鵑制定和公布的,而出任國美董事局主席的張大中還沒有發(fā)出自己的聲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