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企業(yè),在我看來實際上真的就是一個服務行業(yè),你的利潤也不在于低買高賣,關鍵在服務。消費者要什么,你就提供什么。”繼王漢華后進來的郭朝暉,已經能完全接受“大而全”的做法。他以前在摩托羅拉就職,現在是卓越副總裁,負責消費電子等硬線產品類,幾乎從零品類做起。
客戶導向
從零做起,擴充品類,對郭朝暉來說還不是最大的挑戰(zhàn)。在卓越每周的公司高層管理會議上,讓郭朝暉出一身汗的則是下面這件事。
卓越內部例會的第一項議程,就是由客服總監(jiān)統(tǒng)計并公告客戶滿意度情況,“包括你選這個單品,有多少個用戶打進電話投訴,為什么。(我)往往得花好長時間準備(回答),到底出了什么事,是產品質量問題還是備貨不好,還是我的頁面沒寫清楚。開完會,我第一件事就是把這些問題趕緊解決了。”郭朝暉說。
在公司給郭朝暉的考核指標中,核心的指標是客戶體驗,然后才是財務指標。
事實上,這正是亞馬遜收購卓越后下決心要改變的另一件事情——用戶體驗。
而這,也是亞馬遜選擇王漢華的原因之一。亞馬遜公司全球零售與營銷資深副總裁Diego Piacentini曾說:在蓋洛普做分析師期間,王漢華曾深入了解中國消費者,這一重要經驗必將促使今后卓越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服務。王還是一位心理學博士,這和數學家、IT專家一樣,在亞馬遜總部尤其吃香,因為他們需要揣摩消費者的心思。
2007年,貝索斯到華,問王漢華的第一個問題是:你的用戶Happy嗎?
幾年來,掛在王漢華嘴邊的總是“最全選品,最優(yōu)價格,最佳用戶體驗”三個很概念化的說辭。前兩者,事實上也服務于用戶體驗。
剛剛過去的8月底,亞馬遜全球海外市場副總裁帶隊的代表團,在北京和王漢華他們討論明年的計劃,“每次座談,依然是這些事情,就是選品、價格、服務”。
說到底,用戶體驗是非常虛渺但又潛移默化的東西,魔鬼在于細節(jié)。
這些細節(jié),包括你能提供的價格優(yōu)勢、產品豐富度、送貨速度、產品和包裝質量,甚至頁面的某個圖片展示方式、字體設置等等。
在價格方面,移植亞馬遜的“比價系統(tǒng)”后,郭朝暉他們會利用爬蟲,每幾分鐘自動檢查設定網站的相關產品價格,然后系統(tǒng)會以小于或等于的標準自動調整卓越的產品價格,發(fā)通知告知相關負責人——這當然很像“價格戰(zhàn)”,不過在他們看來,這首先是完善用戶體驗的第一步。
送貨速度的背后,則需要供應鏈管理效率的提升,以及平行倉庫的設立等。
再譬如,稍貴重貨物都采用紙箱和氣囊,一般都有3—5層的塑料紙、保護膜等包裝。這在成本上有所增加,但在用戶滿意度、退貨率等方面反而是有所收獲的。
還有一個細節(jié)是,在收購不久后,卓越取消了產品目錄的投遞,一方面因為印刷成本不低,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網站上的產品價格變化快,往往和目錄不一致”,影響了用戶體驗。
郭朝暉原來所在的公司,進門便是“全心全意為客戶服務”,用毛主席的字體,只是把人民換成了客戶,“但之前是重視,在這里則是偏執(zhí),像上了癮一樣,什么事都要從這個角度去想去做。”
“過度”體驗帶來的,自然是過高的成本,以及稀薄的利潤空間。
譬如價格的下降,如果做不到壓低進價,往往就是所謂的“戰(zhàn)略性虧損”。
而另一方面,產品類的迅速擴充,意味著對后臺的壓力。2007年、2008年新建或擴充的北京、江蘇、廣州倉庫,總面積8萬平米。北京4萬平米的嶄新庫房,完全是按照亞馬遜的要求設計修建,包括里面的一切設備和系統(tǒng),可以堪稱“豪華”,有自動流水線等。高層的貨架,目前的利用率還不高,據稱是為未來三年的擴張而留,這當然也意味著不少的資金沉淀。
上述的總投資數,并不被公開。但在2008年亞馬遜財報中,貝索斯在致股東信里說道:“我們正在勁頭十足(heartily)投資于網絡服務(云計算等服務)、為第三方賣家提供的工具、數字媒體(Kindle)和中國。”“我們在作出這些投資的同時,深信它們將為亞馬遜帶來極為重要的規(guī)模效應,并有助于提高我們的投資回報率。”前三者是目前亞馬遜的“王牌服務和產品”,中國獨列其中。
共5頁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責任編輯:筱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