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視頻賺錢、玩游戲賺錢、喝水賺錢、睡覺賺錢、走路賺錢……如今,不少老年人沉迷于刷手機完成“賺錢任務”,然而,操作中老人才發(fā)現,賺錢任務總是繞不開看廣告,標榜的高收益遲遲難以兌現,甚至還可能面臨個人信息泄露等問題,越來越多老年人正淪為網絡江湖的“韭菜”。
亂——
強制看廣告 誘導亂下載
“猜歌名就能領福利賺錢!”退休的老朱在家刷手機時,偶然發(fā)現了這樣一則廣告。自認對歌曲涉獵廣泛的他,抱著試一試的態(tài)度下載了一個猜歌APP。系統告訴老朱,只要猜對50首歌,就能提現。
“50首歌有什么難的?”一開始,老朱的進展還比較順利,連著猜對了好幾首。每猜對一首歌,系統都會顯示老朱獲得了1到2塊錢?粗聊簧系奶岈F總額上漲,老朱心里十分高興。
但很快,困難就出現了。或許是系統提高了難度,又或許是老朱確實不太了解新歌,有好幾首他都沒能猜對。當歌曲猜錯時,系統就會強制播放一段廣告,想跳過還跳不了,必須把廣告看完。而即使猜對了,每猜對三四首歌,系統同樣會播放一段廣告。
不知道同樣的廣告看了多少遍,老朱磕磕絆絆地終于把50首歌猜完。系統顯示,可提現的金額達到了93元,老朱總算感覺辛苦沒有白費。但就在他點擊提現鍵之后,系統卻顯示一次居然只能提現0.3元!生氣的老朱想要找客服理論,發(fā)現根本找不到客服通道。更讓老朱郁悶的是,那好不容易賺來的0.3元聲稱10分鐘就會轉到微信,可老朱也一直都沒有收到。
被廣告“輪番轟炸”的還有68歲的徐淑華。“名義上是每隔一段時間喝水打卡賺金幣,可真要想領取,還是得看完長達46秒的廣告視頻,中間也不能退出。”更讓她費解的是,所謂的走路賺錢也不是想象中按照自己實際走路的步數領取金幣,而是在頁面中飄著若干個標有一定步數的圖標,點開之后依然被帶進同樣的廣告視頻,“就是變著法兒地讓你下載另一款刷視頻能賺錢的APP,不管怎么點都繞不開。”
徐淑華意識到,自己手機里已有的幾款賺錢APP,最初正是因為這樣的連環(huán)推廣越下越多。“廣告里都說得很容易,可真到用的時候就麻煩多了。”徐淑華原本打算用一款走路賺錢的APP督促自己鍛煉身體,可一看規(guī)則,并不是“走得越多賺得越多”,“每天能兌換的步數不超過6000步,對應下來就是不超過600金幣,而10000金幣才能兌換1元,這么說,豈不是哪怕天天都走滿,也要17天才能攢夠1元?”
難——
提現門檻高 讀取信息多
覺察出“賺錢”不易的還有白阿姨。前兩天,白阿姨在某購物APP上發(fā)現了一個領88元紅包的活動。剛點進去,系統就顯示白阿姨“手氣很好”,已經獲得70多塊錢,再根據指示往下操作,就可以領走全部現金。
“瀏覽商品頁面60秒就能加快提現”“陪財神玩游戲就能加快提現”剛開始的幾個任務比較簡單,白阿姨的提現賬戶很快漲到80多元,離目標越來越近?芍螅到y發(fā)布了必須要在當前頁面下單買東西的任務。
雖然不太愿意買,但一想到離88元就差幾塊錢,白阿姨還是花5塊錢買了塊洗碗布。而當她回到活動頁面,才看到這一單居然只給她增長了1塊錢。
在那以后,活動花樣越來越多,有一次甚至已經出現“即將打款”的界面,但最后還是要求去買東西。白阿姨又下了幾單之后感覺有些不對勁,能得到的金額已經從1塊降到了幾毛甚至幾分,自己的提現金額到達84元左右就幾乎漲不上去了。
除了一點點累積提現金額,白阿姨看到還有一個按鈕可以直接提現88元,前提條件是完成為期3天的每日任務,這也成了她最后的希望。白阿姨又花了幾十塊,連續(xù)兩天都達到任務要求,卻發(fā)現第三天的任務是要買足570元的東西才能獲得88元現金,她頓時有種上當受騙的感覺。 共2頁 [1] [2] 下一頁 搜索更多: 老年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