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 2月 18日,36Kr引援知情人士報道,騰訊首款自研智能音箱項目“聽聽音箱”已經暫停。這個項目原屬移動互聯(lián)網事業(yè)群(MIG),后來在騰訊組織架構調整中被劃歸互動娛樂事業(yè)群(IEG),疑因“智能音箱與游戲業(yè)務的協(xié)同有限”而被放棄。目前,騰訊旗下仍有一款帶屏幕的音箱類產品——騰訊叮當智能屏,屬于云與智慧產業(yè)事業(yè)群(CSIG)。
巧合的是,同一天調研機構Canalys發(fā)布了中國智能音箱市場2018年 Q4和全年出貨量數(shù)據。兩件事對比起來看,展現(xiàn)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局面:騰訊智能音箱業(yè)務變動之時,中國智能音箱市場已經形成了穩(wěn)定的三強格局:2018年第四季度,阿里巴巴天貓精靈系列出貨量約為270萬臺,百度小度系列和小米小愛系列的出貨量都在250萬左右。
一家電商企業(yè),一家互聯(lián)網公司,一家手機廠商,共同統(tǒng)治了中國智能音箱市場,占領接近90% 的市場份額。

(注:2018年Q1、Q2百度出貨量并不大,缺少統(tǒng)計數(shù)據)
回顧過去接近兩年的“百箱大戰(zhàn)”會發(fā)現(xiàn),阿里、小米和百度在智能語音助手能力沒有大大超過其他競爭對手的情況下,都是靠著補貼策略從“百箱大戰(zhàn)”中脫穎而出,F(xiàn)如今,他們又不約而同地在帶屏智能音箱和生態(tài)建設上發(fā)力,以期搶下更多增量市場份額和留住已經到來的用戶。
群雄混戰(zhàn)走向三強鼎立
2017年中,受亞馬遜Echo大賣的影響,國內廠商逐漸意識到,智能音箱大概率是IOT時代的入口,新風口隨之而來。6月到7 月短短兩個月里,多款智能音箱產品密集發(fā)布,喜馬拉雅、騰訊、云之聲、阿里巴巴、小米等大大小小的廠商相繼入局。
與此同時,深圳華強北也嗅到了風口的味道,冒出了很多雜牌軍。他們通常采用現(xiàn)有的智能音箱方案,以“低價走量”的策略迅速打開市場。據AI財經社報道,智能音箱市場火熱之時,“深圳市南山區(qū)一公里內有112家智能音箱方案提供商”。
在一眾玩家中,阿里巴巴憑借著強大的電商渠道和低價策略,首先殺出重圍,奠定領先地位。
阿里第一款搭載智能語音助手AliGenie(中文意思:阿里精靈)的音箱產品天貓精靈X1于 2017年 7月 5日發(fā)布,主打語音購物,售價499元。這個價格已經是當時智能音箱產品的最低價,但在銷量上依然表現(xiàn)平平,直到雙11才遇到轉折點。
趁著雙11的時間窗口,天貓精靈大幅降價,通過領券、會員價等方式,將499元的天貓精靈降到99元。同樣是“低價走量”的策略,體驗領先幾個段位的天貓精靈一下子就讓深圳華強北的白牌智能音箱變得毫無競爭力。天貓精靈還借助自身電商渠道的優(yōu)勢,讓X1在天貓App首頁展示和推廣。這也是亞馬遜在推廣Echo時堅定執(zhí)行的策略。
在低價和渠道雙雙作用下,天貓精靈X1在 2017年 雙11當天賣出了一百萬臺,成為第一個銷量過百萬的中國智能音箱廠商。一天賣出一百萬臺是什么概念?據阿里AI實驗室負責人淺雪透露,此前中國銷量最大的智能音箱,3年總銷量才30萬。
這不僅是天貓精靈的里程碑,也是整個中國智能音箱市場的引爆點——百萬銷量是行業(yè)公認的銷量拐點,標志著市場走向成熟,越來越多開發(fā)者和廠商開始認真投入這一領域。
此后的一年多時間里,天貓精靈雖不是所向披靡,也稱得上一馬當先了。2018年 3月,天貓精靈X1銷量突破200萬。取得這一成績,亞馬遜Echo花了一年多,而天貓精靈只花了半年多。2018年 5月,天貓精靈銷量突破300萬。
Canalys發(fā)布的2018 Q1全球智能音箱報告顯示,阿里巴巴天貓精靈以110萬出貨量排到全球第三,中國第一。

小米與天貓精靈在同一起跑線出發(fā),于2017年 7月 26日發(fā)布首款搭載語音助手“小愛同學”的小米AI音箱,售價299元。這款智能音箱產品9 月22日正式開賣,很快被搶購一空。
據智東西報道,小米AI音箱首批只生產了3 萬多臺,當天23秒就售罄了。盡管非常受歡迎,但是前期謹慎的策略導致小米AI音箱產能嚴重不足,官網很長一段時間都是缺貨狀態(tài)。
2018年 3月,小米布局入門級市場,發(fā)布了第二款智能音箱小愛音箱mini,配置相較小米AI音箱只有所下降,但售價也只有169元。
4月 3日的米粉節(jié)上,小愛音箱mini價格降到了天貓精靈X1在雙11一樣的價格99元。
低價對銷量的推動非常明顯,小愛音箱mini的預約銷量超過了100萬臺。根據Canalys統(tǒng)計,小米智能音箱出貨量在2018年第一季度只有60萬臺,到了第二季度飆升至200萬臺,環(huán)比增長228%,是中國市場僅次于阿里的廠商。

百度屬于后來居上者,2017年 11月才發(fā)布了由渡鴉團隊打造的智能音箱Raven H,定價1699元。
百度進場的時間本來就已經晚了,加上定價是其他品牌2-17倍,最終沒能靠Raven H獲得多少市場份額。后來據外媒The Information報道,百度只生產了不到1 萬臺Raven H。
高端市場試水失敗后,百度很快轉向了和阿里巴巴、小米一樣的策略。
2018年 3月,百度聯(lián)合小魚在家發(fā)布了搭載語音助手DuerOS的帶屏音箱 “小度在家”,售價599元,補貼后價格為299元。這是國內第一款帶視頻功能的智能音箱,填補了市場的空白。
2018年 6月,百度發(fā)布了一款補貼后售價僅為89元的小度智能音箱。這款音箱由硬件生態(tài)渠道部楊永成團隊負責,楊永成來自小米,曾組建小米音響團隊,開發(fā)小米藍牙音箱,小米米兔音箱,小米互聯(lián)網音箱等產品。
低價策略效果明顯,小度智能音箱發(fā)售90秒便售出了1 萬臺。據IDC的統(tǒng)計,2018年第三季度小度系列智能音箱市場份額迅速從二季度的7% 上升到了24%。Canalys的數(shù)據顯示,2018年第三季度,百度智能音箱以出貨量100萬臺打入市場前三名。
發(fā)展到2018年第三季度時,中國智能音箱市場已經形成了三強鼎立的局面。長期研究這一市場的Canalys上海研究分析師何天華表示:“中國智能音箱市場迅速成為一個只有大品牌的戰(zhàn)場,小公司趕超乏力。”
諸多參與者中,最為可惜的是京東叮咚智能音箱,2015年就布局,也曾占超過60% 的市場份額,但最終因為強有力競爭者入局、集團不夠重視、價格戰(zhàn)沒長期扛住,而相繼被小米、百度反超。
共2頁 [1] [2] 下一頁
搜索更多: 智能音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