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OpenAI創(chuàng)始人Sam Altman就在這個時候登場了。馬斯克和他都相信,相比由少數大公司掌控AI,大量相互競爭、相互制衡的AI系統(tǒng)更加安全。在一場晚宴上,兩個人一拍即合,決定共同創(chuàng)辦一家非營利性人工智能研究實驗室,并將其命名為OpenAI。
不過,在2018年,由于當時特斯拉也要研發(fā)AI以驅動其自動駕駛軟件,為了規(guī)避潛在利益沖突,馬斯克無法繼續(xù)留在OpenAI。他嘗試說服Altman把OpenAI并入特斯拉,但遭到了拒絕;此外,他也對OpenAI逐漸走向商業(yè)化的方向非常不滿,于是最終與OpenAI團隊決裂。
回看馬斯克如今的商業(yè)版圖,每家公司都代表著他對AI危機的解決方案:SpaceX可以建造保存文明火種的諾亞方舟;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可以讓人類的肉體之軀變得更加強大;特斯拉每天從汽車攝像頭上接收并處理1600億幀視頻,這些真實世界數據可以用于“通用人工智能(AGI)”訓練,而人形機器人Optimus將成為AGI的物理載體。種種資源,都可以整合到它的新公司——xAI里。
今年上半年,OpenAI引領的AI浪潮不僅搶走了馬斯克的聚光燈,也讓他更加擔心,這些被大公司控制得AI系統(tǒng),可能會傳播“覺醒文化病毒”,毒害美國青少年的心靈;他還擔心,如今那些能夠自我學習的AI系統(tǒng)可能會對人類產生敵意,以及,用推特數據訓練的機器人可能會生產虛假或詐騙信息。
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入局,對自己創(chuàng)立并資助了OpenAI但現(xiàn)在卻被置身事外感到憤恨。AI是正在醞釀的最大風暴。沒有人比馬斯克更喜歡風暴了。
于是,上半年,馬斯克對OpenAI和Altman個人發(fā)起了猛烈的攻擊,Altman能理解馬斯克的攻擊性,在一場采訪中,他說馬斯克雖然表現(xiàn)得像個混蛋,但他相信他是真的很關心AI領域,并且在擔憂人類的未來。
馬斯克認為,在AGI賽道上,自己處于領先的位置。
雖然沒能在AI浪潮最火的時候趕時髦、做出AI聊天機器人。但馬斯克相信自己在通往AGI的競賽中仍然領先。
他相信,只能生成文本的聊天機器人作用有限,重點是有智慧的實體機器人。一方面,特斯拉已經有了先進的自動駕駛技術和人形機器人Optimus;另一方面,推特上數億名用戶的推文和特斯拉車身的攝像頭,也為研發(fā)AGI提供了足夠的數據。
所以,他有信心能比OpenAI更快創(chuàng)造出AGI:
“特斯拉在現(xiàn)實世界中的AI能力被低估了,想象一下,如果特斯拉和OpenAI必須交換任務。他們必須制造自動駕駛汽車,而我們必須制造大型語言模型聊天機器人。誰會贏呢?我們贏。”
直到最近,馬斯克仍然在思考如何減少AI風險,讓人類意識能夠代代流傳。
他認為,人類的智力水平正在趨于平穩(wěn),新生兒已經越來越少。與此同時,計算機的智能卻在呈指數級增長,就像“打了類固醇的摩爾定律”。生物腦力與數位腦力相形見絀。
馬斯克相信,AI以不受控的速度獨自前行、將人類甩在身后的“奇點時刻”,會比我們預想的更快到來。
“我不能無所事事,隨著人工智能的到來,我有點懷疑該不該花那么多時間去考慮推特。當然,我也許可以讓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金融機構。但我每天只有那么多精力和時間,我又不需要賺更多錢什么的。
那我的時間應該花在什么地方?啟動星際飛船,F(xiàn)在去火星要緊迫得多。另外,我需要集中精力確保人工智能的安全。這就是我要創(chuàng)辦一家AI公司的原因。“
來源:華爾街見聞 共2頁 上一頁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