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刷朋友圈找代購難了,刷到的概率小多了。”日前,在北京工作的姚剛對記者說。
今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以下簡稱電商法)施行。電商法規(guī)定,電子商務經(jīng)營者包括從事網(wǎng)絡銷售商品或提供服務的經(jīng)營活動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電子商務經(jīng)營者應當依法辦理市場主體登記、依法納稅。
如今,電商法已經(jīng)實施近7個月,對之前從事代購的人影響如何?近日,《工人日報》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盡管電商法的實施對一部分代購者產生了限制作用,但仍有少數(shù)代購者通過各種伎倆逃稅。
為多帶貨改頭等艙或商務艙
在北京干了多年代購的李軍偉(化名),始終不愿意放棄3個微信號里的眾多客戶,他選擇繼續(xù)做代購。
“如今不僅要制訂最佳的購物方案,還要為如何順利通過海關打好算盤。”李軍偉說。
為了讓自己看起來不像代購,李軍偉現(xiàn)在只帶一個大箱子托運和一個小箱子登機,帶的貨較之從前自然也少了很多。
據(jù)李軍偉介紹,目前所有非韓國本土的品牌商品,在免稅店采購以后,不能在免稅店當場提貨,必須是在離開韓國當天,在機場拿到機票,辦理完大箱子托運以后,過了安檢進入候機區(qū)時才能取。而韓國所有的航空公司登機口都限重了,有的限重10公斤,最少限重5公斤,這就意味著只能購買少量的歐美品牌商品。
“超重的話就得把東西扔掉,或者花兩三千元升頭等艙或商務艙,能多帶5到10公斤的貨。如果頭等艙滿了,就只能改簽了。天冷的時候我會把東西拿透明膠帶纏在身上,穿上外套就看不出來了。而現(xiàn)在是夏天,穿著外套太顯眼,超重只能認栽了。”他感嘆道。
選擇降落到查得松的城市
“上海機場是代購圈里公認查得最嚴的,我都是選擇降落到查得松的城市再坐車回上海。具體哪里查得松,平時圈里的朋友之間會交流。”在上海做代購的李麗(化名)告訴記者。
其中,讓李麗最害怕的是海關的“抽樣開箱檢查”環(huán)節(jié)。李麗稱,并不是所有人都要開箱檢查,遇到開箱,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海關工作人員通過你的神態(tài)、著裝認出了你是代購;二是箱子過X光時被發(fā)現(xiàn)了可疑物品。
然而李麗還是有辦法躲避。“日韓代購以女生居多。為了節(jié)約成本,往往都是單打獨斗,一個人干幾個人的活。早起排隊、搶貨,推著幾十公斤的箱子趕路,經(jīng)常弄得灰頭土臉,沒工夫洗漱打扮。而女生又比較在意別人的眼光,于是會戴帽子蓋住油膩的頭發(fā),為了搬東西還會穿上運動鞋。一般海關工作人員看到這副裝扮又帶了好幾個箱子的,就基本認定是代購了。”李麗說。
李麗告訴記者,現(xiàn)在的職業(yè)代購只敢?guī)б淮笠恍蓚箱子,多一個都會被查。而為了更像游客,則要把自己打理得干凈整潔。“眼神中不能帶著憂慮和畏懼,盡量趕在人多的時候往外混。” 共2頁 [1] [2] 下一頁 關注公號:redshcom 關注更多: 代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