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是NFC的“王牌”
相比二維碼支付,NFC技術具有較高的支付安全等級、更加便捷,技術也更加成熟。
首先
NFC支付距離是10cm范圍內,數據傳輸的保密性與安全性得到保障。
其次
NFC手機采取SE芯片硬件加密和軟件加密相結合方式,不到0.1秒時間就可以完成ID與密鑰等數據傳遞,支付的安全性大大得到保證。
但是,NFC涉及的產業(yè)鏈相對來說比較復雜,不僅需要NFC芯片、手機廠商,還需要支付清算機構、銀行等金融機構共同推動。
猶記得NFC的起步早在十幾年前,但是標準始終不統(tǒng)一。
終于在銀聯(lián)和終端廠商的努力下,2012年有幾款手機支持NFC功能,但當時90%以上的手機并不具備NFC功能,改造成本很高。
所以NFC走向全民化,首先就卡在了終端。
再者,由于NFC移動支付方式是以NFC芯片為載體,除了手機終端外,商戶也需要配備具備NFC功能的終端設備,成本不低。
這也是NFC沒有得到大面積推廣的一個原因。
另外,NFC的用戶使用場景比較少,在國內NFC還面臨著用戶使用二維碼支付習慣的障礙。
不過,隨著智能手機的升級,NFC慢慢成為標配,6月底,中國銀聯(lián)攜手OPPO、華為、小米等六大手機廠商推廣手機閃付。
同時,隨著物聯(lián)網技術的發(fā)展,公交卡、銀行卡甚至門禁卡都可以裝進手機里,將人們從眾多的卡片中解放出來,需要的技術就是NFC。
總而言之,在擁有廣大用戶基礎的二維碼支付面前,NFC依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來源: 微信公眾號:飛象網 馬秋月 共2頁 上一頁 [1] [2] 關注公號:redshcom 關注更多: 移動支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