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與阿里的“雙11”商標之爭如今再起波瀾。
8月16日,北京商報記者從知產北京微信公眾號了解到,北京京東叁佰陸拾度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京東”)因不服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商評委”)作出的商標無效宣告裁定,向北京知產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該系列案正在進一步審理中,尚無明確的結果。商標僅是雙方相互較量的一個縮影,品牌招商、倉儲物流、售后服務以及金融支付等眾多維度均有雙方博弈的身影。
根據知產北京微信公眾號發(fā)布的消息顯示,京東因商評委作出的5個"雙十一"系列商標在電商及其他服務項目被無效宣告的裁定結果不服,將商評委訴至法院,法院依法通知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阿里”)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對于此事,京東方面稱不予置評,阿里方面表示目前還沒有回應。
據了解,此次北京知產法院受理的“雙十一”商標共有五件,涉案商標分別為京東公司申請注冊的“雙11.雙11及圖”、“京東雙十一”、“ 雙11.雙11上京東及圖”等。當時,商評委宣告無效的5個"雙十一"系列商標為第15566477號35類、第15566498號38類、第15566750號38類、第13543909號35類、第15566606號41類。
此前, 阿里于2017年7月26日對訴爭系列商標提出無效宣告請求。商評委經過審理認為,訴爭系列商標與阿里的“雙十一”、“雙十一狂歡節(jié)”、“雙11”等商標構成類似服務上的近似商標,違反了商標法第三十條的規(guī)定,據此裁定訴爭系列商標或予以無效宣告、或在部分服務上予以無效宣告。隨后京東不服上述裁定,向北京知產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京東與阿里的“雙11”商標之爭最早起于2014年。
“雙11”已經成為電商行業(yè)促銷的重要節(jié)點,商標博弈的勝負影響著阿里與京東在該節(jié)日中的權重。在商標保護方面,阿里和京東不謀而合,均嚴防死守地進行著商標注冊。除在全類別注冊外,還對重要類別加以特殊保護,對防御商標、拓展商標進行了注冊,雙方均嘗試盡可能無死角地對自己商品進行保護。舉例來講,京東不僅對品牌名“京東”進行了全類別注冊保護,還在第9類、第38類、第39類等與網站、電子商務相關的重要類別中注冊了多枚“京東”商標。
每個電商大促的節(jié)點,各大電商平臺攀比成交量、銷售額等數據已經成為常態(tài),同時將比拼向更多維度延伸。配送時效、營銷效果、品類豐富度以及參與的品牌數量等均稱為較量的焦點。同時,隨著電商企業(yè)與實體零售企業(yè)間的的合作越發(fā)密切,渠道融合的效果成為新維度。
(來源:北京商報 記者 王曉然 趙述評)
易店無憂:電商雙11血戰(zhàn)前夕,這幾類商家坐等數錢 電商周報:揭秘今年天貓雙11晚會 小米港交所上市 福布斯談亞馬遜偷師天貓雙11:銷售差10倍發(fā)展差10年 天貓雙11大促時長又變卦了 原來的20天計劃取消了 過硬品質引爆雙11驚人戰(zhàn)績,諾貝爾瓷磚質量再獲好評 搜索更多: 雙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