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于中國消費者來說,在國內(nèi)買奢侈品的人明顯多了
中國人更多地在國內(nèi)買奢侈品,2014 年只有 39% 的消費者在國內(nèi)買奢侈品,但 2016 年 65% 的消費者在國內(nèi)買,其中 16% 的人是在線上購買的。
這主要是因為中國關(guān)稅的下降和放松對進口奢侈品的管制,品牌的全球統(tǒng)一定價策略以及人民幣的疲軟。

中國購買奢侈品最多的群體是暴發(fā)戶
波士頓咨詢公司將奢侈品消費者細分為 12 個市場:
1. Absolute Luxurer(懂行的絕對奢侈品消費者): 打扮精致高雅、真正懂行的歐洲人或者新興市場的精英。他們既消費個人奢侈品,又消費奢侈的體驗,換句話說,屬于不是奢侈不消費的人群。這群人每年平均在奢侈消費上花 3 萬歐元。
2. Megacitier(大城市摩登人士): 這類人生活在引領(lǐng)潮流的國際化的大都市中,比如說紐約、上海、倫敦。他們的年齡在 25-35 歲,每年奢侈消費在 2 萬歐元左右。
3. Social wearer(社會價值穿著者): 這類人更注重品牌是不是能和他們的價值觀產(chǎn)生共鳴,他們偏好可持續(xù)發(fā)展、高質(zhì)量、對社會、環(huán)境友好的品牌。他們會是最忠誠的客戶。平均奢侈消費在 15000 歐元每年。
4. Experiencer(體驗者): 相比珠寶華服,他們更喜歡旅行和奢華的晚餐,也不喜歡炫耀型的分享。他們通常在 40-50 歲之間,來自歐洲、美國、日本的比較多。每年奢侈消費在 12000 左右。
5.#LITTLE PRINCE( 小王子): 愛“玩”奢侈品年輕一代,看上的是奢侈品牌形象和審美,主要買衣服、包和眼鏡,大部分屬于沖動型消費。
6. Fashionista(時尚達人): 年齡在 35-40 歲,在各種能表現(xiàn)自己的渠道更新的東西離不開時尚。他們喜歡華服和配飾,也喜歡假期和休閑的奢侈體驗,每年平均花 8000 歐。
7. Status Seeker(地位追逐者):喜歡有歷史底蘊的品牌,喜歡把 Logo 露出來展示自己身份地位。亞洲、俄羅斯、意大利人比較多。
8. Classpirational(尋求群體認同者):他們并不是經(jīng)常消費奢侈的人,但是知道消費可以承擔(dān)得起的奢侈意味著被某個群體接受(主要和工作相關(guān))。他們對價格很敏感,會在各種渠道比較價格再購買。每年平均奢侈消費為 3000 歐。韓國和俄羅斯人比較多。
9. Luxe-immune(奢侈免疫體質(zhì)):他們有足夠多余錢可以消費奢侈,但對此又沒有什么欲望。
10. Rich Upcomer(暴發(fā)戶): 新興市場的暴發(fā)戶,他們在對審美和品牌文化的理解上還不是很成熟,但是有很大的購買潛力。
11. Timeless Proper(不被潮流影響的人):喜歡經(jīng)典、不被潮流所影響的風(fēng)格,會對少數(shù)品牌和精品店比較忠誠,平均每年奢侈消費在 8000 歐。
12. Omnigifter(送禮物的人):波士頓咨詢公司定義這類消費者為“給別人買奢侈品的人”。
去年對全球奢侈品消費市場增長貢獻最大的三個群體:絕對的奢侈品消費者(Absolute Luxurer)、大城市的摩登人士(Megacitier)、社會價值穿著者(Social Wearer)
這三類人的消費帶動了奢侈品市場去年 90%的增長,但每個國家的市場細分差別很大。

在中國,消費奢侈品的主要市場是:暴發(fā)戶(22%)、大城市的摩登人士(Megacitier)、時尚達人(Fashionista)。
有趣的是,日本人整體對奢侈品的消費欲望下降了 10%,但那些買奢侈品的人中卻有 21% 來自原本對奢侈品免疫的人群。
。▉碓矗汉闷嫘娜請 作者:高雅)
共2頁 上一頁 [1] [2]
報告稱中國千萬富豪超400萬 人均每年境外奢侈品消費12萬元
國人青睞原產(chǎn)地購買 去年境外奢侈品消費6300億
中國“窮人”出國增多 奢侈品消費能力下降
中國奢侈品消費依然低迷 提價只是個別現(xiàn)象
Gucci在華漲價背后 中國奢侈品消費市場回暖了?
搜索更多: 奢侈品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