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顯然與大環(huán)境有關,大牌危機四伏,原本熠熠生輝的奢侈品世界的光輝變得黯淡無比:旗下?lián)碛锌ǖ貋、萬寶龍、江詩丹頓、積家等品牌歷峰集團在今年4月的銷售額下滑18%,前5個月的銷售額同比下跌14%,上半財年的利潤最多可能下跌45%;普拉達2015年的凈利潤為五年的最低水平,較2014財年銳減26.9%,比2013財年低了接近一半。2016年上半年,其銷售額同比下跌15%;而香奈兒呢,2015年營業(yè)利潤下滑23%,總收入下降17%。
“它們現在正在受罪。”法國馬賽商學院副院長Michel Gutsatz說,“今年它們宣布的結果是以前從來沒有過的。”
姚士鋒告訴《第一財經日報》,各大奢侈品品牌的高端客戶正在流失,雖然沒流失一個高端客戶會有兩三個新的中低端客戶來,但是后者并不是品牌商們想要的,后者缺乏忠誠度與粘合性。貝恩大中華區(qū)消費品及零售業(yè)務主席Bruno Lannes也觀察到,中國的消費者到海外消費奢侈品最關心的“不是這個產品的歷史、手藝、工匠精神,而是價格。在海外買,他們能夠享受多少折扣。”他說,“很多的中國的消費者都是討論打折。”
當奢侈品品牌問他的項目何時上線時,并愿意與之簽訂中國的官方授權協(xié)議時,姚士鋒意識到,“時機成熟了。” 他的項目名為“要客”,今年11月將會正式上線,在此之前,要客已經拿到了兩輪融資,目前正在進行第三輪,而首輪的天使輪超過了1個億。按照姚士鋒的設想,注冊用戶通過邀約制,必須符合以下三個條件中的任意以下:凈資產超過1000萬、在過去一年在在單一品牌上消費超過10萬元或者已經是有些高端俱樂部的會員。
經過十多年在奢侈品和富人圈的摸爬滾打,姚士鋒和他的團隊深諳奢侈品品牌方的矛盾心理,后者要堅持品牌自身的格調與文化,但又無法阻擋互聯(lián)網的大趨勢,這一矛盾讓奢侈品品牌矛盾而不甘心,于是選擇自建官網。“但人們不可能一個個去下載不同品牌的APP,那太繁瑣了。”
奢侈品市場研究機構財富品質研究院院長兼首席研究員周婷博士認同上述觀點,她甚至指出奢侈品牌官網電商策略將以失敗告終。“有錢人都怕麻煩,他們需要節(jié)省時間。”她說。
對于那些奢侈品而言,像要客這樣的平臺無非是多了一個引流渠道。最終可以將這樣的一個模式做到多大,尚無法判斷。但毫無疑問的是,中國的消費者在如今的狀況下或是他們的“救命稻草”,要知道在年過萬億的奢侈品消費市場里,有一半的東西是被中國人買走的。按照財富品質發(fā)布的一份報告估算,2016年中國人77%的奢侈品消費發(fā)生在境外,消費額高達928億美元,境內奢侈品消費僅為276億美元。
“未來幾年是中國消費升級產業(yè)投資的黃金時期,而高端消費領域急需有質量的平臺型項目,萬億市場足夠產生幾個大型的基于高端生活方式的平臺型企業(yè),要客投入這個市場,可能代表市場的拐點已經到來了。姚士鋒說。(第一財經 劉曉穎) 共2頁 上一頁 [1] [2] 派克5年轉型路:把筆做成奢侈品 在華開店400間 英鎊暴跌致奢侈品銷售火爆 倫敦買LV全球最便宜 脫歐已令倫敦成奢侈品天堂 囊括八成高端美妝品牌 天貓將成奢侈品牌主陣地 英國奢侈品牌Anya Hindmarch大中華區(qū)開第二家 搜索更多: 奢侈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