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yè)趨勢頻道  您所在的位置:紅商網 >> 商業(yè)趨勢 >> 宏觀政經 >> 正文
一圖看清中國經濟首季各個參數 整體向好

  香港萬得通訊社報道,中國2016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長6.7%,符合預期,但低于去年第四季度的6.8%,且創(chuàng)2009年一季度以來最低增速。國家統(tǒng)計局新聞發(fā)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tǒng)計司司長盛來運在新聞發(fā)布會上表示,中國一季度經濟運行出現積極變化,中國經濟出現階段性筑底跡象。用四句話16個字來概括一季度經濟運行情況:運行平穩(wěn)、結構優(yōu)化、亮點紛呈、好于預期。

一圖看清中國1季度各個參數:整體向好

  盛來運表示,一季度國民經濟開局良好,一些主要指標出現積極變化,穩(wěn)中有進態(tài)勢持續(xù)。但必須看到,我國正處在轉型升級、動能轉換的關鍵階段,結構調整陣痛仍在持續(xù),下行壓力不容忽視。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中國將2016年GDP設在6.5%-7%的區(qū)間,預計2016年CPI增長3%左右。2016年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大力度,穩(wěn)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預計2016年財政赤字率3%,財政赤字2.18萬億元,比2015年提高0.6個百分點,預計2016年廣義貨幣M2增長13%左右。中國2016年計劃城鎮(zhèn)失業(yè)率控制在4.5%以內,中國2016年預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預期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5%。

  高層提前“劇透”經濟開門紅

  對于即將公布的一季度成績單,中國高層已提前定下相對樂觀的基調。4月11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部分省(市)政府主要負責人經濟形勢座談會時強調,今年中國經濟開局良好,一些主要經濟指標都好于預期,穩(wěn)中向好因素增多,但基礎還不夠牢固,下行壓力仍然較大。

  李克強對一季度的經濟情況提前做了“劇透”。李克強說,今年我國經濟平穩(wěn)開局,一些主要經濟指標都出現積極向好變化:就業(yè)保持平穩(wěn),固定資產投資出現反彈,制造業(yè)PMI躍上榮枯線,日均發(fā)電量、用電量、貨運量均出現環(huán)比增長,消費、企業(yè)效益等指標增速同樣超出預期。

  3月20日,張高麗副總理在中國發(fā)展論壇2016年年會上表示,今年1-2月到3月上旬,主要經濟指標在向好的方向發(fā)展,一季度能夠實現開門紅。

  對此,發(fā)改委新聞發(fā)言人趙辰昕4月13日稱,現在評價中國一季度經濟實現了“開門紅”,我認為是客觀的,是實事求是的,是有充足依據和充分支撐的。其新聞發(fā)言人用六個“升”闡述好的方向和積極變化:投資增速有所回升,價格水平有所回升,企業(yè)利潤由降轉升,房地產市場交易量明顯回升,財政收入增速回升,以及市場預期有所回升。

  《人民日報》14日頭版二版頭條全是中國經濟“開門紅”,其中頭版頭條標題是《我國經濟首季實現“開門紅”》,二版頭條是《6個“升”撐起“開門紅”》。經濟形勢占據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如此重要版面,并不多見!度嗣袢請蟆分赋觯顿Y增速有所回升、出口逐月回穩(wěn)向好、制造業(yè)出現積極變化、新登記企業(yè)較快增長……一季度經濟社會發(fā)展的成績單傳遞給國人信心的同時,也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對中國經濟的客觀評價提供了注腳。

  4月14日,央行副行長易綱在華盛頓參加IMF春季會議間隙表示,他對今年中國經濟增長6.5%-7%很有信心。從第一季度數據、用電量等指標來看,中國經濟“相當強勁”。中國經濟前景也面臨著挑戰(zhàn),而其中最大挑戰(zhàn)在于執(zhí)行改革,不執(zhí)行改革將構成風險。如果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經濟狀況表現良好,改善全球經濟的需求疲弱局面將有堅實的基礎。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表示,穆迪和標普下調中國主權評級的展望,是因為他們認為中國經濟面臨減速,財政赤字率上升,人民幣匯率承壓,金融風險上升等等。但最近一段時間的數據已經顯示出我國經濟復蘇的跡象,這些評級公司還是對中國經濟走勢在作簡單外推,其判斷過于悲觀。

  國外頂級機構聞風唱多

  “自賣自夸”未必令人信服,別人說好才是真的好。包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世界銀行等在內的多家全球頂級財經機構,近日也紛紛發(fā)布報告,或上調中國經濟增長預期,或表達對中國經濟前景的信心。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于4月12日在《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上,警告全球經濟增長停滯,下調今明兩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但與此同時,將中國今明兩年增長預期均上調0.2個百分點,分別升至6.5%和6.2%,認為中國推出的經濟轉型措施見成效。報告說,上調中國經濟增長預期反映了中國近期推出的穩(wěn)增長措施及中國國內穩(wěn)健的消費需求。

  然而,就在IMF發(fā)布報告的前一天,世界銀行發(fā)表半年一次的東亞和太平洋地區(qū)經濟形勢報告稱,中國經濟增長逐漸轉向平緩和更可持續(xù)的增長模式,預計今年中國經濟增長6.7%。同日,經濟合作與發(fā)展組織發(fā)布報告說,用來預測經濟周期變化的綜合先行指數表明,中國經濟已經呈現增速企穩(wěn)跡象。

  3月30日,亞洲開發(fā)銀行發(fā)布《2016年亞洲發(fā)展展望》報告認為,雖然受到外需疲軟和部分行業(yè)產能過剩等因素影響,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將繼續(xù)保持增長。報告預計2016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將增長6.5%,仍在中國政府設定的經濟增長目標范圍之內。

2頁 [1] [2] 下一頁 

發(fā)改委官員:收入差距太大已阻礙中國經濟

IMF上調中國經濟增長預期 下調全球和美國等預期

各項數據回暖提振中國經濟信心

對中國經濟的信心來自哪里

“人口坑”陷阱拖累中國經濟增長

搜索更多: 中國經濟

東治書院2024級易學文士班(第二屆)報名者必讀
『獨賈參考』:獨特視角,洞悉商業(yè)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雜花土蜂蜜,愛家人,送親友,助養(yǎng)生
關注『書仙笙』:結茅深山讀仙經,擅闖人間迷煙火。
研究報告、榜單收錄、高管收錄、品牌收錄、企業(yè)通稿、行業(yè)會務
★★★你有買點,我有流量,勢必點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