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yè)趨勢頻道  您所在的位置:紅商網 >> 商業(yè)趨勢 >> 行業(yè)態(tài)勢 >> 正文
成都奢侈品店遭遇窘境 關店潮可能只是開始

  短短幾月的時間,包括Dior、Gucci、Fendi、愛馬仕、卡地亞、寶格麗等國際一線奢侈品牌已陸續(xù)撤店,或撤離成都,或在成都另選新家。

  有意思的是,這些奢侈品牌撤走的店鋪均是位于成都最核心的春熙商圈,其中Dior已于去年年底關閉其位于成都仁恒置地廣場的店鋪,而Gucci成都仁和春天百貨店目前已撤下所有的貨品。

  奢侈品牌在成都市場撤店的表現僅僅是大中華區(qū)的一個縮影。在更早之前,國際一線的奢侈品牌在大陸地區(qū)的“關店計劃”便已悄然開始,而近段時間閉店趨勢愈發(fā)明顯起來。

  福布斯資料顯示,除了LV之外,Prada等奢侈品牌在大陸的分店數量也已大減3至5成。據不完全統(tǒng)計,2013—2015 年間,BURBERRY關閉了4家內地門店,COACH關了兩家,Hermes關了一家,Armani為5家,PRADA則從49家變成33家,LV2015年已關掉3間中國分店,2016年內LV將會削減20%的中國分店,相當于約10間店鋪。

  戰(zhàn)略收縮背后是尷尬的業(yè)績

  實際上,近年來奢侈品在中國市場屢受重創(chuàng),此前盲目擴張的奢侈品品牌門店如今也選擇減少門店,或放緩開店計劃。而這背后,是購買力的大幅萎縮導致業(yè)績大幅下滑。

  公開資料顯示,法國奢侈品巨頭開云集團(Kering)在其2015年第三季度財報中指出,集團總收入上漲12%,但是占據開云集團三分之一總收入的Gucci品牌收入下跌0.4%。其中,亞太地區(qū)營收大跌17%。中國內地銷售依舊疲軟,香港和澳門銷售惡化情況嚴重。

  Burberry集團2015年上半年零售營業(yè)額僅增長3.5%,而這一成績被看作是自2009年第三季度以來同比營業(yè)額最消極的一次,也就是6年來同比業(yè)績最差。

  德國雨果博斯Hugo Boss集團第三季度凈利潤下跌23%,Hugo Boss在第三季度營收增長4%至7.441億歐元,下跌嚴重的地區(qū)包括美洲地區(qū)和中國市場。

  意大利奢侈品集團Prada在截至2015年10月31日為止的9個月時間里凈利潤出現下滑,期內凈利潤為2.35億歐元(約合2.581億美元),同比下降26.4%;運營利潤為3.739億歐元(約合4.1億美元),同比下降近25%。

  ……

  從2015年奢侈品牌的市場表現中不難看出,僅有少量奢侈品品牌實現盈利,大部分品牌業(yè)績皆是呈現下滑趨勢。而業(yè)績下滑最直接的影響便是集團會減少門店數量和暫緩擴展來減少損失。

2頁 [1] [2] 下一頁 

中國奢侈品消費未完全釋放 明年或增5.5%

美國拉斯維加斯又迎奢侈品購物中心

外媒:中國年輕人炫耀性消費減弱 奢侈品銷售承壓

外媒:中國奢侈品市場走淡 運動服裝成富人新寵

奢侈品牌從未正式進入過朝鮮 但市場規(guī)模還不小

搜索更多: 奢侈品

東治書院2024級易學文士班(第二屆)報名者必讀
『獨賈參考』:獨特視角,洞悉商業(yè)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雜花土蜂蜜,愛家人,送親友,助養(yǎng)生
關注『書仙笙』:結茅深山讀仙經,擅闖人間迷煙火。
研究報告、榜單收錄、高管收錄、品牌收錄、企業(yè)通稿、行業(yè)會務
★★★你有買點,我有流量,勢必點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