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熱衷于更實惠的網絡購物,促銷疲勞癥可能成為現(xiàn)實
對圣誕購物季應該提供更低價格的期望已成為常態(tài)
商家需要圍繞消費者不斷改進銷售及價格策略
據(jù)經濟學人智庫(EIU)的最新報告《永無止境的促銷季》顯示,隨著促銷越來越國際化和普遍化,我們預見未來可能會出現(xiàn)一個從11月一直持續(xù)至1月的打折季。該報告提醒到,折扣不僅會對零售商的利潤產生影響,同時也會讓消費者對促銷感到疲勞。
經濟學人智庫(EIU)零售與消費品分析師Jon Copestake解釋道:
“面對一系列的促銷日活動,從11月的黑色星期五一直到圣誕前一周的Manic Monday,促銷日之間的界限正在變得模糊不清,以至于連起來成為了一個持續(xù)不斷的打折季。這意味著消費者對于促銷已不像以前那么敏感,并開始覺得打折應該成為常態(tài)而非例外。”
據(jù)這份報告顯示,可以預見在未來數(shù)年,促銷季甚至將持續(xù)更長的時間,因為類似中國“雙十一”的購物節(jié)已經變得越發(fā)具有國際影響力。今年,某些商店或網絡平臺甚至提前一周就開始了“黑色星期五”促銷活動。萬圣節(jié)促銷也增加了商家的壓力,這幾乎讓他們在圣誕節(jié)前就已經開始了一場噩夢。
自2008-09年經濟危機之后,價格敏感度已堅固地維持了很多年,網絡購物及折扣店所帶來的雙重挑戰(zhàn)讓零售商被迫采取更激進的措施來拉攏消費者。去年黑色星期五部分商店的混亂場景令人印象深刻,但今年狀況明顯有所減緩,由此也可以看出隨著促銷季的延長及移動購物的興起,消費者已經能隨時隨地買到他們想要的任何東西。
2009年,當零售商將節(jié)禮日(Boxing Day)促銷提前時,還只是被視作一項招徠客流的臨時措施,但現(xiàn)在有許多“折扣成癮”的消費者希望它能成為一種常態(tài),就像亞馬遜的“每日特惠”一樣。
作為回應,零售商將需要重新審視他們的策略:對折扣加以附加說明,或者選擇集體退出某些促銷活動,就像Asda在今年黑色星期五那樣。消費者同樣需要小心:不透明價格的增多以及將持續(xù)近3個月的揮霍性消費,都可能讓消費者超支囤積一些他們并不需要的物品。據(jù)MoneyAdvice Trust數(shù)據(jù)顯示,這個圣誕節(jié),約四分之一的英國消費者已經感受到了超支帶來的壓力,而35%的消費者不得不通過借貸來補貼花銷。來源:財經網
新年促銷大戰(zhàn)提前打響 廣州商場辦特展吸客 法國電商Cdiscount年末撈金 狂推圣誕促銷 美國感恩節(jié)周末購物促銷網絡更受青睞 Prada股價創(chuàng)新低 五折促銷不設限期難挽頹勢 東莞一電商卷款400萬跑路 涉促銷免單詐騙 搜索更多: 促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