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彭博社報道,全球尤其是發(fā)達經濟體的日益嚴重的人口老齡化問題,讓經濟增長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老齡化人口的直接負面影響已經被反復討論。不過,匯豐銀行的經濟學家通過其他渠道對這個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剖析。在11月30日發(fā)布的研究報告稱,這種趨勢能夠進一步打壓全球經濟的增長。增長并不是看工人工作了多長時間,而是看單位時間內產生了多少產出。簡而言之,就是生產力。匯豐經濟學家詹姆士·波默羅伊認為,盡管“嬰兒潮一代”的退休意味著產出過程中輸入的的減少,但是“人口金字塔”的結構特征預示著在未來生產力增長會走弱。
自金融危機以來,發(fā)達經濟體一直未能大力推進生產力增長。不過,從中長期來看,在生產過程中增加機器人,以及讓機器人代替人類在生產過程中所扮演勞動角色的可能性,讓很多人認為人口統(tǒng)計特征的轉變或許不會對國內生產總值產生極具破壞力的影響。但是,匯豐指出,我們所了解的人類生產力生命周期以及投資和人口增長之間的聯系,并沒有這些希望提供支撐。
匯豐聲稱,不管是對于美國和日本等發(fā)達國家,還是對于中國和印度等發(fā)展中國家而言,“人口金字塔”形狀的改變,將會在未來十年內阻礙生產力的增長。該行的經濟學家在報告中寫道,“如果一個國家擁有一大批年齡較大(或較年輕)且生產力較低的員工,那么它的人口結構并不會賦予它提高生產力的能力。變化是巨大的,而老齡化人口特征顯然不利于提高未來生產力。”
波默羅伊補充說,伴隨著生產力觸及峰值,那些自稱是美國消費支出最高的45歲至54歲的人,并不屬于“老年人”的范疇,但是卻是阻礙未來經濟的增長的另外一股力量。老年人需求較高的的醫(yī)療保健部門也將成為抑制生產力增長的重要因素。
與此同時,投資增長往往會促進勞動力的增長,而且兩者關系相當密切。不過,匯豐警告稱,這種歷史性的關系很可能會出現崩塌。也就是說,投資增長不再是促進而是壓縮勞動力增長。有可能出現的情況是,生產力增長或將抵消單位時間內國內生產總值降低的負面影響。
波默羅伊得出的結論是,“除非某些事情發(fā)生改變,而且我們看到更多源自公共或私人部門的投資,否則其他發(fā)達國家可能和現在的歐洲一個下場——投資的缺乏阻礙了產出增長。”
不過,服務業(yè)在發(fā)達經濟體中所扮演的主導角色,意味著人口老齡化給發(fā)達經濟體帶來的沖擊可能沒有給新興經濟體帶來的那么痛苦不堪。匯豐的經濟學家們寫道,“研究表明,員工年齡的大小對制造類工作生產力的影響,要比對行政類工作生產力的影響大。因而,在面對人口老齡化的現實情況時,服務業(yè)在經濟中所占份額較高的發(fā)達市場,應該能夠更好地保持生產力。”
中國當前的就業(yè)結構嚴重偏向中小行業(yè),因而凸顯了該國政府推動經濟增長模式轉變的緊迫性和必要性。
匯豐指出,老齡化人口特征的這些間接影響,會威脅全球經濟未來幾十年的增長速度。
對于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匯豐稱一個可行的辦法是吸引移民。波默羅伊認為,對于發(fā)達地區(qū)來說,移民能夠刺激經濟增長,并減輕政府財政預算壓力。他稱,非洲以及東南亞等發(fā)展中地區(qū)勞動力數量仍在快速增長,如果將這些勞動力的一部分轉移到勞動人口規(guī)?s小的地區(qū),則能夠進一步刺激經濟增長。移民除了能夠讓發(fā)達國家人口分布實現平衡之外,還促進經濟增長。從納稅和政府支出來看,移民人口是凈貢獻者。經合組織研究發(fā)現,移民對成員國財政貢獻率超過國內生產總值的0.5%。(騰訊財經 米娜)
日媒:中國人口迅速老齡化 日企瞄準巨大商機 日本人口老齡化引導便利店重組 銷售額反超百貨業(yè) 人口老齡化或將給中國零售業(yè)帶來災難性影響 中國人口老齡化蘊含巨大商機 中國老齡化人口基數增大推動護膚品市場發(fā)展 搜索更多: 老齡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