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機對著產品標簽掃描,就可實現視頻追溯。
福州不少超市的食品都已實現可追溯,但目前的可追溯僅限于產品的生產、運輸等各企業(yè)的文字信息,至于產地、運輸方式等都無法獲知,不過今年底這些消費者關心的問題就可以得到解決了。昨天記者從福州市廣告協(xié)會獲悉,以后市民去超市只要用手機對著商品標簽掃描,就可在視頻上觀看了解。
記者昨天采訪了解到,以后不少超市的商品標簽或產品包裝上都會帶有一個類似二維碼的標識,消費者只要用手機掃描,手機上就會呈現產地實景視頻,還有產品的生產過程、包裝過程及運輸過程等實景,從而實現產品的視頻追溯。手機上甚至還會有3D立體的促銷人員為消費者講解產品,消費者不用再現場找促銷人員來介紹。
福州市廣告協(xié)會相關負責人說,近幾年來福州廣告業(yè)也在進行“互聯網+”轉型,很多企業(yè)都已研究新技術的應用,比較多的是AR增強現實技術、體感技術和人臉識別技術,像AR技術就是一種全新的人機交互技術,利用攝像頭、傳感器,實時計算和匹配技術,將真實的環(huán)境和虛擬的物體實時地疊加到同一個畫面或空間而同時存在,F在我省AR技術應用的企業(yè)已有十幾家,而且也已逐漸應用在市民的日常生活中。
據介紹,這些新技術的應用已廣泛涉及影視、娛樂、傳媒、教育、建筑、醫(yī)療、軍事、工程等諸多領域。福州企業(yè)則將其主要應用在商場、旅游、文化、餐飲及金融等領域。比如在旅游領域,以后外地游客在游覽三坊七巷前,在景點門口用手機掃描相關標識,就可視頻了解景點的歷史背景、特色,還有3D立體導覽等。
除了在超市視頻追溯生鮮食品外,以后在市民的日常生活中,還可能會經常遇到類似的有趣應用,比如在餐飲業(yè)中,市民在等待就餐時就可用手機掃描商家在店內設置的各種標簽,手機中就會出現各種3D立體的動漫人物,雖然這些人物是虛擬的,但消費者可在手機上和動漫人物合影甚至互動,在這種虛擬和現實的疊加互動中消磨時間。
“這些技術應用最快在今年底就會出現在市民的日常生活中,而明年則可能是爆發(fā)期。”福州市廣告協(xié)會相關負責人說,以后這些技術的應用還會進一步提升。(福州晚報記者 謝充靈 文/攝)
痛點、槽點于一身的生鮮電商最正確的商業(yè)模式是啥? 天貓“雙11”國際化背后:做好生鮮意義重大 生鮮電商“棲霞樣本”:億元蘋果店是這樣煉成的 超市發(fā)如何做生鮮標準化! 百度2億砸向我買網,生鮮電商出路何在? 搜索更多: 生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