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只香奈兒的小號2.55,9成新,多少價格會收?”日前,在杭州鳳起路上的法國站,一位年輕女子正在詢問店員,得到的回復則是“最好拿實物過來估算一下價格,如果真是9成新,我們差不多一萬元出頭收。前段時間,香奈兒新品降價,二手市場也有影響,比降價前便宜15%~20%,具體到這個包,便宜一兩千元吧。”年輕女子略加思索,表示回去考慮一下,就匆匆離開了店鋪。
“現(xiàn)在想來出售的人還是多的,但我們的要求和幾年前不一樣了,一般的包不太會直接花錢收了,除非是白菜價。”店員告訴錢江晚報記者。
兩年前七八千,如今兩千
老款logo包特價賣了
在巴黎站的店鋪中,錢江晚報記者看到,曾經(jīng)擺滿兩大排的logo包區(qū)域已經(jīng)空了,只放了零星的幾只老板陳娟大大咧咧地說:“全被我特價處理了,幾百塊一只,幾十件很快就賣完了,那真是白菜價啊。沒辦法,這些老款logo包價格高根本走不動,占著空間沒有效益,F(xiàn)在,我基本不收一些老款logo包了,兩年前LV的一只一萬七八千元的logo包,二手還可以賣六七千元,現(xiàn)在就兩千元。好幾次我都是勸來寄售的客人趁早出手。”
曾經(jīng)以“寄售”起家的二手店,現(xiàn)在寄售的占比很小了。在陳娟的店中,70%的包款是她直接付錢回收的。“早期是缺貨,巴不得有人來賣、寄售,如今市場貨源充足,我們自然要挑選了,因為客人的眼光和需求都變了。有些包沒市場,但客人又不愿意降價,我收了風險很大。”陳娟坦言。
記者在翼管家看到,整個店中將近1/3的面積是留給寄售,而店鋪進門處陳列的都是新品和比較好的二手品。“寄售多半就是因為價錢談不攏,我們就讓客人留著自己賣。”店員也坦言,有些寄售包“動得很慢”,“二手店現(xiàn)在肯定沒法靠寄售賺錢,這一塊留著是為了吸引人氣和維持客群。”
增添二手潮牌二手首飾
二手包店轉(zhuǎn)型“多元化”
最近關于二手店的消息似乎都不太好,首先就是香港二手奢侈品公司米蘭站的最新財報,2014年公司凈虧上升至5300萬港元,全年的營業(yè)額大跌11.8%。其實米蘭站的虧損早已開始,如今這個趨勢加劇了。
很多人知道的寺庫是作為二手奢侈品平臺起家的,但他們也慢慢淡出二手市場,如今在宣傳中絕口不提“二手”兩字.據(jù)說庫存的一些二手貨品也會放在拍賣平臺做交易,給會員提供流通機會,換句話說,只是一個增值服務,而不是盈利點了。
而最近此起彼伏的奢侈品降價消息,又讓我們捏了一把冷汗:新品都便宜了,二手市場怎么活?
“上海2014年關了好幾家二手店,因為沒跟上市場的發(fā)展。當下不是不需要二手店,而是對產(chǎn)品的需求變了。”一位奢侈品業(yè)內(nèi)人士說,“二手店是一個流通渠道,不可能完全靠舊貨來賺錢,所以很多店會到處尋找一些特殊款式,比如限量版等,消費者在商場或精品店找不到,才會過來淘。”在鳳起路上的米蘭站中古屋,錢江晚報記者看到了LV爆紅的迷你小箱包,精品店都未必時時有貨,但這里“3萬出頭,比精品店略便宜”。
未來奢侈品差價進一步減少,肯定會壓縮二手店的生存空間,甚至帶來新的危機。“現(xiàn)在中國人全球購物,靠差價帶來的新品利潤逐漸稀釋,生意難度會加大,除非你能拿到別人定不到的貨。”這位業(yè)內(nèi)人士表示,必須要靠多元化經(jīng)營來維持二手店的吸引力,“比如增加二手首飾和鐘表,還有一些店會去日本淘二手潮牌。”上海的“桔梗中古屋”就是個鮮活的例子,豐富的品類帶來不少客流。而北京還有買手店,時而會有明星來寄售二手品,吸引了不少粉絲。
。▉碓矗哄X江晚報 作者:曹婷婷)
李嘉誠投資實驗室“種植”皮包 奢侈品行業(yè)或變革 小城消費者都嫌棄Gucci? 奢侈品大牌深陷泥潭 奢侈品品牌扎堆在中國降價 外界擔憂損害品牌形象 去年國內(nèi)奢侈品市場僅增長2% 國際大牌紛紛布局電商 2014年中國人奢侈品消費達到3800億 首次出現(xiàn)負增長 搜索更多: 奢侈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