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張
比起初出茅廬的李華奇,有過一定服裝品牌運營經驗的姚勤對自己的買手店信心滿滿。曾任國內某著名男裝公司大區(qū)經理的他,早些年已經意識到單品牌渠道模式發(fā)展的日趨困難。在他看來,整個消費形式已經發(fā)生變化。
“我本來就是做服裝出身的,同時也結合了一些快時尚品牌的運作經驗,最后決定開買手店。”他對新金融記者說。
2012年8月開始籌備,今年2月14日兩家名為h+的買手店同時在杭州開業(yè)。據(jù)他介紹,買手店主要是做女性微百貨(服裝、配飾、家居、女性教育等),重視產品的性價比,消費人群定位在20-35歲的女性,服裝品類占整個產品的35%左右。2015年預計開店20家左右,主要集中在江浙滬一帶。
與之相對的北方市場上,王睿也在努力地提升自己買手店的品質。在開買手店之前,王睿從事文化產業(yè),自己做過唱片,還參加過歌手選秀節(jié)目。“因為我個人比較喜歡穿搭,也和一些品牌合作拍過廣告,當我有了這些經驗,有了一定的資源,并且知道這部分消費人群有多大的時候,我就選擇做買手店,去年10月開始營業(yè)。”他對新金融記者說。
在他看來,買手店這樣的消費模式是未來的渠道之一,“這就是商機。”
王睿的店dlc在天津大悅城,針對潮流市場,向消費者做一些精品的推薦,以男裝為主,結合相關產品搭配。“目標客群是有一定購買力的大學生和剛工作的白領,以及對時尚有自己的見解的人。”
王睿更愿意與國內設計師品牌合作而不是去挑選成熟的國際大牌,因為“前者更具生命力和價值,更適合國內人群去穿著和消費。而大家對國際大牌都比較熟悉,我更想利用自己的資源和能力去為大家做推薦。”
無論是姚勤還是王睿,他們最大的優(yōu)勢是做買手店之前都掌握了大量的相關資源,從而轉化為店鋪強大的供應鏈優(yōu)勢。
從做傳統(tǒng)品牌高管到自己開買手店,姚勤深諳其中的不同。“傳統(tǒng)品牌基本上是秋季就把冬季的產品訂了,快一些的也是提前一兩個月的訂貨會。而對于買手店而言,尤其是服裝居多的買手店,必須滿足當季的需求,做好供應鏈的整合工作。”
姚勤的店里有20%的國際原單產品,他們在歐洲的買手能夠滿足這些產品的采購。“會有一些老顧客需要部分品質高的產品,我們也會根據(jù)要求專門在歐洲做一些采購以應對他們需求的變化,比較靈活。”
王睿想打造的是一個線上線下精品的銷售店,給那些在穿搭上有自己理念的潮流人士一些建議。
此前一直在北京工作生活的他,之所以把店開在天津而不是高大上的北京或上海,心里有一個更遠大的夢想:“想利用我們的買手店去帶動這個城市的流行趨勢,讓更多的天津朋友去明白這樣的產品和理念是什么樣的。”
未來,姚勤和王睿的店鋪都會擴張,至少現(xiàn)在他們是這么計劃的,因為對于買手店的未來,他們在心底給出的都是贊。 共3頁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中國“買手店”“集合店”存在虛假繁榮? 卡奴迪路加速擁抱互聯(lián)網 打造高端精品買手店01MEN 三胞整合英國百貨:定位買手店 首店明年開業(yè) 卡奴迪路湖南衡陽高端精品買手店9月開業(yè) 招商基本完成 卡奴迪路:衡陽高端精品買手店計劃9月份開業(yè) 搜索更多: 買手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