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克萊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常健今日表示,預計 12月份的中國宏觀數據將顯示經濟狀況持續(xù)下行。
中國 12月份的通脹指標將于2015年1月9日率先發(fā)布,常健預計通脹、貿易、工業(yè)活動及投資增長等指標將持續(xù)下滑,且對上述四項指標的預測均低于業(yè)界普遍預測值。在短期貸款和票據融資的支持下,銀行貸款數據有望保持高位。
由于水果和蔬菜價格持續(xù)下滑,同時運輸和汽車燃油價格也在下跌,巴克萊預計 12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增長將從上月的1.4%進一步跌至1.2%。鑒于商品價格下挫,且采購經理人指數(PMI)投入價格下跌,預測生產者價格指數(PPI)可能會繼續(xù)收窄,同比下跌3.3%。另一方面,在短期貸款和票據的支持下,新增人民幣貸款可能會保持高位,達到9000億元,而融資總量預計保持不變,仍為1.2萬億元。此外,廣義貨幣增長將有小幅回升,從11月的12.3%上升至12.5%。
進出口同比增長可能仍會保持疲軟。 PMI進口訂單指數從11月的47.3%回升至47.8%,略低于10月數據(47.9%)。新出口訂單指數也有所改善,從11月的48.4%上升到49.1%,但仍比10月下降0.8個百分點。進口增長可能仍受商品價格下跌拖累。預計進口負增長將進一步惡化至-7%,而出口增長將從11月的4.7%降至4.5%。
預計 12月工業(yè)活動持續(xù)走弱,工業(yè)生產同比增長進一步跌至7.1%,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也略有下滑,從11月的15.8%降至15.5%。投入價格下跌引起的通縮風險可能也會抑制投資需求和企業(yè)利潤,而獲批的基礎設施項目和房地產市場可能出現的穩(wěn)定化趨勢將會起到一定的緩和作用。
不過,巴克萊認為, 12月經濟活動預計進一步放緩,再加上10/11月數據低于預期,對于四季度GDP同比增長7.2%和季調后環(huán)比增長7.2%的預測都面臨的下行風險。(中證網)
新常態(tài)意味著中國經濟“浴火重生” 四句話說透2015年中國經濟改革重點 明年中國經濟增速料為7.1% 政策全面寬松改革落地 城鎮(zhèn)化加快將促中國經濟復蘇 并向消費主導模式轉型 摩根大通:2015年中國經濟十問? 搜索更多: 中國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