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yè)趨勢頻道  您所在的位置:紅商網(wǎng) >> 商業(yè)趨勢 >> 行業(yè)態(tài)勢 >> 正文
家居建材業(yè)“傍名牌”現(xiàn)象凸顯 品牌頻“撞臉”消費者真假難辨
http://www.74sbvg36.cn 2014-08-02 紅商網(wǎng) 發(fā)布稿件

  消費者難辨真?zhèn)?/p>

  近日,北京的張女士反映,她到建材市場挑選建材時,各種真假難辨的品牌讓她眼花繚亂:“有的品牌拼寫和大牌類似,其實根本不是大牌;有的店面打出的品牌挺有名,但是產品不搭邊,也不知是真是假。”

  筆者在走訪北京十里河大洋路建材市場時,赫然發(fā)現(xiàn)一個名為“嘉樂士”的涂料品牌,消費者匆忙之間很容易誤認作是“多樂士”。此類現(xiàn)象比比皆是,在某建材城的進門位置,筆者看到一家銷售“香港箭牌衛(wèi)浴”的店鋪。該品牌的標識幾乎與“箭牌”標識一模一樣,只不過兩者的英文名字一個為“ARRQVV”,一個為“ARROW”。

  在北京十里河的衛(wèi)浴市場里,筆者還看到一個名為“歐派衛(wèi)浴”的商標“OPAI”,而非歐派家居集團的商標“OPPEIN”。見有顧客來訪,店主還頗為熱情地介紹說:“歐派衛(wèi)浴是生產整體廚房的老品牌了。目前我們店里售賣五金掛件、花灑龍頭、浴室鏡、垃圾桶等產品。”但歐派集團北京分公司相關負責人對筆者表示:“歐派目前在北京市場只有櫥柜、衣柜兩類產品,市場上出現(xiàn)的其他產品和歐派集團沒有關系。”對市場上品牌模仿的情況,他也很無奈地說:“整個行業(yè)都是這樣,如果一個個追究,成本太高,我們對此也沒辦法。”

  消費者反映不少品牌都難以辨認,到底誰真誰假?對此,汪澤告訴筆者,消費者在購買時一定要仔細看商標的文字、字體、顏色、英文拼寫,通過這些應該可以分辨出誰真誰假。如果走入某名牌店內,產品價格特別低,就要注意看是否認錯了牌子,以免被忽悠。消費者要充分行使知情權,仔細了解品牌實際歸屬情況,尤其是對于一些洋品牌,要搞清楚該品牌在所屬國有無產品生產、銷售等情況,并且要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對洋品牌不要盲從、盲信。

  在家居建材業(yè),品牌“同名不同主”的現(xiàn)象已是公開的秘密。某家居品牌的導購對筆者表示,家居建材行業(yè)品牌混雜的原因有多種,除了故意套牌外,生產商無品牌意識、對商標保護意識不強也是主要原因。某家居賣場的經理陳先生對筆者說,歸根結底,在這場品牌“撞臉”的游戲中,損失最大的還是消費者。所以消費者在選購時除了認準品牌,還要對產品性能多加了解,避免買到假冒產品。

  ●消費提示

  品牌消費意識待提升

  商標故意做得與知名品牌類似,而產品價格則定得略低,目的就是要讓消費者產生誤解,同時利用部分消費者喜歡低價的心理,進而銷售 “傍名牌”產品。

  德爾地板北京公司總經理對筆者表示:“‘傍名牌’的事情在這個行業(yè)里太多了。我們就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消費者買了一個品牌名字與‘德爾’很像的產品,質量出問題,就找我們投訴。我們如何追究這些品牌的責任?總部也沒精力一個個追究。我們希望消費者提升品牌消費意識,注重產品性能,這樣不良品牌也會慢慢地退出市場。”

  在企業(y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只好請消費者擦亮雙眼,在選購產品時多問幾句,理性判斷。筆者調查發(fā)現(xiàn),隨著消費者品牌意識的加強,二三線城市的消費者也開始追求品牌。但與一線城市的消費者相比,這部分消費者對品牌的辨別能力較弱,被誤導的可能性更大。

  另據(jù)了解,目前企業(yè)“傍名牌”的手法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是打擦邊球,即模仿著名商標,使消費者誤認是著名商標而購買,比如對于文字商標,將一些著名品牌加上前綴或者后綴,如將“箭牌”加上前綴變成“香港箭牌衛(wèi)浴”;另一種則是將知名商標變商號,也就是將知名商標注冊成為自己的公司商號,混淆公司名稱與品牌名稱,使消費者誤以為知名品牌就是這家公司生產的,讓消費者真假難辨。

2頁 上一頁  [1] [2] 

廣州e房家居建材體驗館開業(yè) 總面積逾4000平方米

家居建材商被指偷換概念 根本沒有零甲醛產品

紅星美凱龍有望進蚌埠 或建家居建材購物中心

家居建材賣場玩跨界 “大家居”模式遭考驗

家居建材連鎖巨頭東方家園緣何早衰?

搜索更多: 家居建材

東治書院2024級易學文士班(第二屆)報名者必讀
『獨賈參考』:獨特視角,洞悉商業(yè)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雜花土蜂蜜,愛家人,送親友,助養(yǎng)生
關注『書仙笙』:結茅深山讀仙經,擅闖人間迷煙火。
研究報告、榜單收錄、高管收錄、品牌收錄、企業(yè)通稿、行業(yè)會務
★★★你有買點,我有流量,勢必點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