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眾多金飾公司都覺自己受了委屈。為此,周大福和周生生近期先后發(fā)布澄清公告。其中,周大福分別于19日和23日發(fā)布聲明和澄清公告,稱公司不涉及媒體報道的旗下上海金店違反《反壟斷法》的情況。盡管如此,在不利消息影響下,香港上市的黃金相關板塊近日出現普遍下挫,內地珠寶股也受牽連。
根據《反壟斷法》第四十六條,經營者違反法規(guī)規(guī)定,達成并實施壟斷協議的,由反壟斷執(zhí)法機構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上一年度銷售額1%以上10%以下的罰款;尚未實施所達成的壟斷協議的,可以處50萬元以下的罰款。有媒體據此推算,如果按照上述法規(guī)處理的話,老鳳祥或將被處以2.5億元以上,25億元以下的罰款。
上海黃金飾品行業(yè)協會成立于1996年12月,協會現有各種所有制會員單位226家,其中副會長單位29家,理事單位50家,行業(yè)覆蓋面達到85%左右,市場銷售占有率達90%以上。老鳳祥、老廟黃金、亞一金店、周大福等國內黃金珠寶的龍頭企業(yè)和上海黃金交易所、上海鉆石交易所、上海期貨交易所及相關的大專院校均為其會員。
公開資料顯示,2001年8月,上海黃金飾品行業(yè)協會和上海寶玉石協會召集了13家主要會員單位,擬定行業(yè)自律價;2001年12月24日,上海市物價局對上海市13家黃金飾品公司開出行政警告處罰決定書,判定這13家企業(yè)制定的黃金“行業(yè)自律價”為“價格聯盟”,要求立即停止執(zhí)行最低基準價。但最終處罰令被取消。
老鳳祥新聞發(fā)言人王恩生曾對外表示:當日牌價包含了基礎金價、品牌價值以及稅費三部分內容,而其中蘊含的品牌價值高達70元,事實上,在春節(jié)期間國際金價暴跌的情況之下,老鳳祥和其他滬上品牌的金價維持了近一個月的418元/克,而彼時人民幣黃金的價格已經跌至319元/克。
“上海黃金飾品行業(yè)協會分明就是幫兇,真正的藏金于民,藏的也是投資金條或黃金ETF,而非金飾品。”王衛(wèi)列毫不客氣地指出,他的底氣并非空穴來風,他于2005-2007年重倉中國黃金和山東黃金,分別以5元和6元進入,逆勢持有到2008年,又分別以160元和200元賣出,斬獲頗豐。
誰有黃金定價權?
在周大福、老鳳祥等澄而不清的背后,究竟誰有黃金的定價權?
面對國家發(fā)改委價格監(jiān)督檢查與反壟斷局的調查,上海黃金飾品協會的內部人士卻大呼冤枉:“我們只是一個行業(yè)協會,哪有這么大的能量操縱上海市場價格?我們當時定這個自律細則的初衷主要是為了穩(wěn)定市場,減輕價格波動帶來的負面影響。”
老鳳祥的內部人士也對記者透露說,老鳳祥為什么賣得比其他牌子貴,主要是有品牌價值在里面,老鳳祥賣360元/克,其他小牌子可能賣340元,消費者可能還是會買老鳳祥,如果說這就是操縱價格并不公平,像國外的品牌卡地亞、寶格麗怎么沒人說他們價格操縱呢?
7月23日,周大福在發(fā)布澄清公告中稱,集團有自定的產品定價機制,并以國際金價為主要參考,否認操控金價。周生生方面的發(fā)言人也否認在上海的12家金店存在價格操縱,稱所有內地門店采取統一價格。
數據顯示,在國內珠寶品牌中,周大福在消費者中的知名度和擁有率都遠高于競爭品牌,其中,知名度達到84.1%,周生生為78%。 在擁有率方面,周大福一枝獨秀,超過4成高端消費者擁有周大福的產品,周生生的擁有率為27.9%。
而以老鳳祥、豫園、北京菜百為主的“老字號”與上述品牌卻有著定位優(yōu)勢,這些老字號的消費群體大多以45歲以上女性消費者為主,她們對飾品的設計要求相對較保守,而且偏向質量好、價格實惠的金制品。
而事實上,除了黃金市場指導價格以外的設計附加值等方面,老字號顯然與新興品牌有著較大差異。據HCR(慧聰研究)翟樹卿介紹,從產業(yè)鏈上來看,老鳳祥等百年老店相對比較簡單,目前仍是以黃金商品銷售為主,買進原料經加工廠商加工后進店銷售,缺乏相應的風險對沖工具,因此在國際金價大幅波動的時候,風險相對較大。
在價格同盟紛紛撇清關系坦白從寬的情況之下,一直沉默的老鳳祥和擁有老廟黃金和亞一金店的豫園商城已陷入了一場事實上的“囚徒困境”。如果兩家與聯盟其他成員一樣承認價格操縱,則可能面臨1%-10%收入的罰款以及未來可能的金價下調,如果選擇合作沉默則可能會獲得較高的總體利益。 共3頁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老鳳祥等涉金價壟斷背后:行業(yè)協會協調價格 上海黃金價格壟斷已確認 老鳳祥等15家涉案 老鳳祥豫園遭查 金價聯盟價格堅冰或將破 陷反壟斷調查漩渦 老鳳祥等金店危機重重 陷反壟斷調查風波 周大福老鳳祥反應各不同 搜索更多: 老鳳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