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yè)趨勢頻道  您所在的位置:紅商網 >> 商業(yè)趨勢 >> 行業(yè)態(tài)勢 >> 正文
化妝品電商業(yè):100%代工生產 質量超線下
http://www.74sbvg36.cn 2013-04-11 紅商網 發(fā)布稿件



  逾80%毛利,10%凈利,能走多遠看品牌

  了解了前端生產環(huán)節(jié),進入第二個問題:化妝品真的是一個“暴利”行業(yè)嗎?電商化妝品的“暴利”程度比之線下如何?

  先看線下。自10年前上海家化、索芙特、白貓等一批日化公司上市后,一直再無任何日化尤其是化妝品公司登陸國內資本市場。而前一撥公司里,除了家化,或賣殼或連年虧損。曾經紅火過的本土品牌,如羽西、小護士、大寶、丁家宜,均已先后被歐萊雅、強生、科蒂等外資集團收購。新成長起來的自然堂、珀萊雅、美膚寶等,又都處在報會前夕。率先報會的相宜本草的招股書,便被視作了解讀當下化妝品市場的最公允素材(之前雖有美即、霸王、青蛙王子三家公司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但前者類別單一,后兩者主營洗滌,參考性弱)。

  在這份招股書里,其自陳的成本、利潤結構是:毛利80.34%,廣告、促銷、終端等市場推廣費用占銷售收入50%,凈利約10%。這在由線下轉線上、從事化妝品行業(yè)逾10年的蘇桂強看來基本屬實,且代表了線下活得較好的品牌們的普遍狀況。

  但電商品牌與線下的供應鏈有所不同。線下在零售終端就要被吃掉30%的利潤。進入終端之前,還要經過大區(qū)、省、市三級代理商,每一級都要扣點。為籠絡住經銷商,分片區(qū)從一年一次發(fā)展到一季度甚至一月一次召開訂貨會,比拼折扣、豪車、出境游,更是飽受詬病的燒錢。這些成本天然為電商品牌所規(guī)避,互聯網營銷與傳統的明星代言、高空廣告、節(jié)目冠名也不是一個體系。那么,電商化妝品的凈利空間能比線下更大嗎?

  未必見得。一位要求匿名的孕婦電商化妝品品牌創(chuàng)始人算了這樣一筆賬:電商化妝品的出廠價,往往是市場定價的1/10,少數更只有1/20,但通常不會直接以定價銷售,而是永遠在打折,所以實際毛利要比90%略低一點,但絕不會低于80%;員工福利如果做得完善些,人事費用大約會占到20%;辦公室、庫房租金等行政費用,5%;淘寶廣告、流量、天貓傭金等營銷費用,20%;追求用戶體驗物流用得貴點,12%;促銷活動、贈品,10%;營業(yè)額超過80萬理論上要交17%的增值稅,進出項抵扣及各種方法合理節(jié)稅后,至少還有10%;余下的利潤空間剩下13%,還要保證安全庫存、現金儲備,最后的凈利也就是10%多一點。各家差別不會太大,誰能從上述成本中擠出更多利潤來,冷暖自知。

  需要說明的是,出廠價為售價去掉一個“0”這一規(guī)則不僅適用于電商,涵蓋所有百元左右平價化妝品,線下亦然。更高端、昂貴的產品,定價體系中產品本身價值的比例更低。那么,生產這些產品的成本是多少?OEM工廠在這條“暴利”鏈條中又扮演著怎樣的角色?綜合品牌商、工廠兩邊的答案,化妝品內容物與包裝的價值比例通常是4:6。即100元的產品,出廠價是10元,其中6元是包裝(通常由品牌商自帶),4元是品牌商支付給工廠的膏體費用,包含原料和加工費。加工費只夠維持工廠運轉,甚至還會略虧。工廠掙的是報給品牌商的原料成本與其進價間的差價——報價通常為進價的2倍,這便是為什么它們通常不會同意品牌自帶原料。在這4元里,OEM工廠平均能掙0.5元~1元,扣除成本,凈利不足5%,符合產業(yè)鏈分工的一般規(guī)律——越往前端利潤越薄。

  既然生產成本與凈利都與線下相似,電商品牌有優(yōu)勢嗎?至少有以下幾點:

  1.資金周轉快得多。線下商場開發(fā)票轉賬,不拖欠也要兩三個月才能收到錢,而小品牌幾乎逃不開被拖欠的命運。而線上,特別是自有B2C和淘寶、天貓這樣的自收銀平臺,一旦消費者確認收貨,錢便即時到帳了,不過幾天時間。兩者差別太大了。要知道,現金流對成長期公司的重要性,怎么強調都不為過。

  電商化妝品的出廠價通常是定價的1/10,即10元左右。其中OEM工廠能掙0.5元─1元,利潤來自原料報價與成本間的價差

  2.運用得當能快速打響品牌,線上反哺線下。許多電商品牌發(fā)展不過短短三四年,知名度卻走完了線下需用兩倍甚至更長時間才能走完的路。原本在線下只是一個二線品牌的相宜本草先于對手發(fā)力電商彎道超車,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雖然線上渠道對其銷售額的絕對貢獻并不很多,僅有15%(2011年數字,現在可能增加),對品牌知名度的貢獻卻大到難以估量。阿芙精油也有相似之處,原本在線下名不見經傳,線上成名再反攻線下后,已然成為行業(yè)領導者之一。打響品牌就有機會提升銷量、增強與上下游談判的資本、推出新品及提高定價,這些都會擴大利潤空間和利潤額,同時攤薄前期為打品牌而投入的研發(fā)、營銷等一切沉沒成本。化妝品是高度注重品牌的消費品類別之一,其商業(yè)邏輯一貫是前期不惜代價塑造品牌、培養(yǎng)口碑,爾后靠品牌的規(guī)模效應盈利。這便是為什么歐萊雅進入中國市場、上海家化創(chuàng)立佰草集,策略都是十年不掙錢。而電商品牌,如果懂品牌,時間會短得多。

4頁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成都國際品牌引入率近80% 化妝品最高

樂蜂網化妝品假貨橫行頻遭網友投訴

網購化妝品三大傳言:水貨、摻假、高仿

本土化妝品品牌能否突破信任危機?

京東等電商被指化妝品摻假 回收正品空瓶勾兌

搜索更多: 化妝品

東治書院2024級易學文士班(第二屆)報名者必讀
『獨賈參考』:獨特視角,洞悉商業(yè)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雜花土蜂蜜,愛家人,送親友,助養(yǎng)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話】儒學之流變❤❤❤
易經 | 艮卦究竟在講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謬
大風水,小風水,風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師太重要了❤❤❤
如何成為一個受人尊敬的易學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著成功的人,學習成功之道。
關注『書仙笙』:結茅深山讀仙經,擅闖人間迷煙火。
研究報告、榜單收錄、高管收錄、品牌收錄、企業(yè)通稿、行業(yè)會務
★★★你有買點,我有流量,勢必點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