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商網(wǎng)訊:新的一年意味著新的奢侈品價格。
近日,法國奢侈品集團LVMH發(fā)言人表示,LVMH旗艦品牌從2月中旬開始,上調(diào)在日本的品牌價格,平均提價12%。此次提價幅度也是LV進駐日本以來的最大一次。此外,中國內(nèi)地的LV專柜手袋價格也略有上調(diào):國內(nèi)LV專柜手袋價格上漲幅度在4%以上,而巴黎LV專賣店的商品價格上調(diào)幅度在5%-10%。
據(jù)LV集團官方解釋,此次在日本的漲價,部分原因是由于日元走軟和原材料價格上升。去年,LVMH在日本收入占其總收入的8%。過去3個月以來,日元兌美元已下跌13%。受累于此,LVMH的收入也因此減少。此外,LVMH集團內(nèi)部人士變動及品牌效應受到嚴重影響等多方面原因,也是其決定縮減門店、提升價格的一大因素。
與此同時,因LV在奢侈品界的“風向標”地位,據(jù)統(tǒng)計,香奈兒(Chanel)、寶格麗(BVLGARI)、迪奧(Dior)、菲拉格慕(Ferragamo)等11個一線國際品牌,目前已有約八成上調(diào)價格。
漲價為了保持高端地位
實際上,近幾年來奢侈品每年一到兩次的漲價早已成了“慣例”,每次漲幅3%-5%,讓奢侈品看上去有成為可靠的投資品的“錯覺”。比如迪奧(Dior)品牌旗下“Lady Dior”包包,該包包因曾贈送給戴安娜王妃而有了“戴妃包”的昵稱,7年前它的價格為1.4萬元人民幣,而到今天已達3.2萬元人民幣。而即便如此,該包包還長期處于“不一定有貨”的熱銷狀態(tài)。有媒體甚至發(fā)出“如果7年前有魄力和眼光購買此包,比其他投資賺得更多”的感慨。
“一般情況下,奢侈品牌集中在七八月集體漲價,但今年的漲價潮來得更早。”奢侈品研究專家周婷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奢侈品漲價更多是為了保證其在業(yè)界和消費者心里的高端地位。
而因近年來歐元貶值,歐洲奢侈品接連遭遇“被貶值”現(xiàn)象,所以歐洲奢侈品集團的價格戰(zhàn)略很清晰,就是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一直保留品牌的高價值形象,一旦有任何影響奢侈品牌形象縮水的因素出現(xiàn),都會導致奢侈品漲價。如果不及時調(diào)價,可能會走向皮爾卡丹和夢特嬌的悲慘境地,淪為一個普通品牌,其形象價值更是一落千丈。
“幾十年來,這種漲價策略一直收到不錯的效果,令消費者趨之若鶩。”一位業(yè)內(nèi)資深買手告訴時代周報記者,許多一線大牌如愛馬仕、香奈兒、LV、迪奧等都有意識地培育自己的“經(jīng)典款”手袋,比如愛馬仕的“鉑金包”、香奈兒的2.55手袋、LV的Speedy手袋、迪奧的Lady Dior等。讓這些經(jīng)典款手袋在消費者心目中漸漸成為一種身份和地位的象征。這些經(jīng)典款產(chǎn)品設計極少改動,年復一年地銷售,如同品牌的旗幟。而奢侈品牌為了維持品牌的價值感,塑造品牌形象,強化經(jīng)典款“保值”、“增值”的作用,不斷地給經(jīng)典款漲價,讓品牌在二手市場上依然堅挺,讓品牌顯得更有生命力。
“看到今年的經(jīng)典款比幾年前又貴了30%,消費者就會認為品牌旗下的服裝、珠寶、手袋、腕表都在升值。然而事實上,經(jīng)典款之外的時裝等產(chǎn)品價格很難比較漲跌。設計不一樣,材料也不一樣。”該買手說。
此外,由于中國人奢侈品的“境外消費”已成為各大品牌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提高中國以外地區(qū)價格以應對中國游客帶來的利潤方面的沖擊,也成為漲價因素中不可或缺的解釋。提高在歐洲地區(qū)銷售的奢侈品的價格,已成為業(yè)界高管的關鍵問題。在歐洲城市銷售的高端商品中,以中國人為主的游客占銷量比重高達70%—這些游客選擇在歐洲購物,給奢侈品公司的預期利潤率帶來壓力。
歐洲漲價無礙“境外消費”
顯然,奢侈品牌希望通過漲價,拉近歐洲與中國價格差距,并將國人“趕回”國內(nèi)消費的想法,并不能阻擋中國人越來越多的“境外消費”。據(jù)貝恩資本研究顯示,去年中國人消費了全球25%的奢侈品,但其中60%都是在境外消費的。
工作于上海的某外企的白領Sharon告訴時代周報記者,自大學四年級請人從國外代購了第一個LV neverfull包開始,她每年都會請人代購或者自己到歐洲購買奢侈品。“基本上,海外購買可以便宜1/3,所以每年5%-10%的漲價,并不會影響我境外消費。”
她給時代周報記者算了一筆賬。以LV Speedy 30手提包價格為例,從法國官網(wǎng)的數(shù)據(jù)顯示,盡管已經(jīng)從2009年的435歐元,漲到了如今的595歐元,但折合匯率價格為4821.718元人民幣,而中國官網(wǎng)該型號手袋的價格為6350元人民幣。 共2頁 [1] [2] 下一頁 奢侈品市場萎縮 高端腕表禮品驟減六成 春節(jié)內(nèi)地奢侈品消費大降9.2億美元 奢侈品利用中國面子型消費提價謀利潤 反腐嚴重打擊中國奢侈品消費 奢侈品零售緣何“變味了” 將進入轉(zhuǎn)型期 搜索更多: 奢侈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