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關于專業(yè)、職業(yè)選擇
1.先專精,再尋找不同知識的合奏效應
2017年的股東大會上,一位18歲的年輕股東表示,自己對很多學科的知識都非常感興趣,并發(fā)問:
在這個強調專精的時代,追求廣博,能有出路嗎?
芒格:這個問題問得很好。我喜歡研究各學科的知識,但是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這個路子不合適。我廣泛涉獵各學科的知識,一個是因為我感興趣,另一個是因為我比較擅長跨學科這種思維方式。
但是,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還是追求專精,有一技之長傍身才是正道。話說回來,專精固然要緊,廣博也不可或缺。
在專精的基礎上,拿出10%或20%的時間學習不同學科的主要知識,這樣才比較合理。
否則怎么說呢,我有個經常用的比喻,只專精,不廣博,你就像個只有一條腿的人和別人比踢屁股,你肯定輸。
一方面,必須了解各學科的主要知識,這樣才不會囿于自己的專業(yè)領域;另一方面,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己的主業(yè)上,你是一個牙醫(yī),那就好好看牙,別整天玄想著普魯斯特(Proust)。
2.選擇職業(yè)要綜合考慮興趣和優(yōu)勢
同樣是2017年股東大會,另一位剛剛邁入社會的年輕股東,請教關于職業(yè)選擇的問題:
我剛剛進入社會,正在尋找合適的職業(yè)方向,現在感到有些迷茫。
在尋找合適的職業(yè)時,我主要是從兩個方面考慮的:一個是我做什么工作能做到最好;另一個是我做什么工作能給社會做出最大的貢獻。您覺得我這么考慮對嗎?您認為一個人應該如何選擇自己的職業(yè)?
芒格:一個人怎么才能知道自己適合做什么呢?我給大家講一個經驗之談。
我這輩子,凡是我不感興趣的事,我?guī)缀醵甲霾怀。一個人,整天做自己不感興趣的事,怎么可能成功呢?人一定要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我們拗不過自己的天性,在心底里不喜歡的事,再怎么逼自己,也做不好。做自己感興趣的事,這是其一。
其二,我們要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做自己擅長的事。你身高只有一米五,如何在長人如林的籃球場立足?所以說,在選擇職業(yè)的時候,你要把自己的興趣和優(yōu)勢結合起來,綜合考慮。
剛才,你還提到了為社會做貢獻,這就涉及道德問題了。我們當然要講道德了。但是,不要覺得自己的思想很深刻,世界很庸俗,總以為舉世皆濁我獨清,與世界格格不入。
我的偶像是猶太哲學家邁蒙尼德。邁蒙尼德首先是一位懸壺濟世的醫(yī)生,他每天辛勤工作10到12個小時,他的大量哲學著作都是利用業(yè)余時間完成的。邁蒙尼德相信,人應該活得充實。我建議年輕人多做一些實事。
年輕人不應該滿腦子的大道理,比如整天想著該走這樣的路線還是那樣的路線。年輕人應該踏踏實實地做一些實事,學學邁蒙尼德,別學伯尼·桑德斯 。 共4頁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