癡迷于線下分銷渠道的DTC品牌
在業(yè)績數據表現亮眼之余,寶露泰奇在業(yè)務發(fā)展方面同樣也存在一些隱憂,其中有來自于行業(yè)自身共有的通病,也有部分來自公司自身的弱勢。
一方面,“重營銷輕研發(fā)”是國產日化品牌一直以來的通病,作為專注于嬰幼兒洗護細分領域的日化企業(yè),寶露泰奇也同樣面臨著研發(fā)投入不足。相比海外,國內日化企業(yè)輕研發(fā)的現象時常受到詬病,母嬰護理市場同樣如此。
據智通財經了解到,截至2023年6月30日,寶露泰奇內部的研發(fā)團隊有5人,在收入逐年上升的情況下,公司研發(fā)費用增長率遠低于營銷費用。期內,公司研發(fā)費用增長率為30.2%,相比之下營銷費用增長率達到了79.9%。
2022年度,公司研發(fā)費用還曾出現了同比18.19%的縮減,研發(fā)費用率由2021年的4.42%降至2022年的2.91%。
另一方面,寶露泰奇自身存在的一個較為特殊的特征是,不同于其他DTC品牌,寶露泰奇的銷售渠道主要依賴于其線下的分銷商。截至2023年6月30日,與公司合作的線下經銷商有17家,覆蓋包括福建、山東、江蘇、湖南和浙江等多個省份。
相比之下,公司線上渠道的建設則顯得十分不足。其中,在公司的淘寶旗艦店中,僅首頁推薦部分展示了為數不多的7款產品,且部分產品鏈接點擊后還存在bug而無法進入商品詳情頁面,在寶貝頁面一欄則更是顯示數據為空。


除此之外,從小紅書的信息流展示中也可以看出,公司平時在品牌線上營銷推廣方面的投入也較少。在當前市場環(huán)境下,公司因對線上渠道的忽視而在線上渠道建設方面顯得薄弱,則很大程度上可被視作寶露泰奇的一塊短板。
據艾瑞咨詢報告顯示,當前我國消費者傾向于通過小紅書、微信、微博等社交平臺獲取產品信息,其中77%的母嬰人群表示樂于在社交平臺進行好物分享,高達81%的人群更偏向通過線上渠道購買嬰童產品,電商平臺無疑是嬰童護理市場的兵家必爭之地。而寶露泰奇在這一重要環(huán)節(jié)的缺失,或許也是公司收入規(guī)模相比于同業(yè)而言并不高的原因。
從市場方面來看,根據2022年9月出具的《母嬰洗護用品行業(yè)研究報告》,母嬰沐浴及護膚品市場估計在2021年達到75.9億美元,預計到2026年將增長到129.2億美元,市場競爭激烈。
其中,目前國內嬰童護理市場的格局仍然較為分散,行業(yè)內不僅包括全球知名競爭對手,也包括許多依靠爆品出圈的新銳品牌如兔頭媽媽、海龜爸爸等,國貨品牌與國際品牌分庭抗禮,且主要戰(zhàn)場依然在線上。
然而根據公司的規(guī)劃,未來公司戰(zhàn)略依然將更注重線下渠道的建設。據寶露泰奇在招股書中提到,長遠而言,未來5年計劃通過建立標志性商店、開設特許經營店、通過第三方零售機構銷售產品,并通過合并和收購適當的分銷商以擴大現有銷售渠道。
而對于線上銷售渠道,則是在未來3-5年,以不影響現有線下銷售網絡為前提,來建立在線銷售渠道。這樣的戰(zhàn)略規(guī)劃方向似乎與當前市場趨勢背道而馳。
如今,嬰童護理作為一個起步較晚的新興市場,仍正不斷有新興品牌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各大品牌也正處于賽道內的卡位爭奪中。而在這一輪突圍賽當中,癡迷于線下渠道的寶露泰奇,能脫穎而出嗎?(來源:智通財經APP) 共2頁 上一頁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