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投資者網 侯書青
近日,上海楊國福企業(yè)管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楊國福”)首次公開發(fā)行境外上市外資股的相關申請報告獲中國證監(jiān)會批復。楊國福曾在2022年2月向港交所遞交過招股書,并于8月末失效。
經過19年的埋頭發(fā)展,楊國福現已在全國擁有近6000家加盟店。楊國福還計劃在2025年使國內加盟店數量增至9000家,集團整體營收達到100億元。
但眼下,楊國福仍面臨著擴張速度與業(yè)績增速不匹配的問題。此外,加盟制在門店快速復制方面雖然優(yōu)勢明顯,但帶來的一系列食品安全問題也為楊國福的品牌形象埋下了隱患。
19年的發(fā)展路
或許很多人不知道,楊國福經營的麻辣燙雖然來自四川,但楊國福并不是一家來自四川的企業(yè)。
公司創(chuàng)始人楊國福早年間與妻子朱冬波在哈爾濱的街頭做炸串生意,當他們覺察到自己所在的街道上最受歡迎的吃食是麻辣燙后,夫妻倆便開始慢慢研究麻辣燙的底料配方。經歷了不斷試錯,湯底的配方被確定下來,他們在2003年開了自己的第一家麻辣燙門店“楊記麻辣燙”。
剛剛開業(yè),生意便非;鸨。創(chuàng)始人楊國福也在生意初見起色的時候發(fā)動自家的親戚朋友加盟,除了能夠免費使用他的招牌和配方,還不收加盟費;蛟S就是在這一時期,一個名為張亮的年輕人也進入了這一行業(yè),目前,張亮麻辣燙的規(guī)模與楊國福不相上下。
到2005年,楊國福已經擁有數十家加盟店,而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人也看上了這門生意。一時間,麻辣燙在東北地區(qū)的街面上隨處可見,競爭也變得激烈起來。此時的楊國福想到,應該通過注冊商標的方式保護自己的品牌,收加盟費的事情也理所當然地被提上日程。
到了2009年,楊國福再一次革新了麻辣燙的吃法,一碗麻辣燙由原本的固定內容物變成可由食客自主選擇的稱重模式。在這一時期,楊國福的門店數量進一步增長,到了2012年,其門店數量突破1000家。
要解決如此多門店的管理問題,楊國福必須要更新自身的管理模式。2015年,楊國福將總部遷至上海,并建立了研發(fā)中心和制造中心,開始惡補供應鏈方面落下的功課。
可以說,2015年的這次決策是楊國福能走上上市之路的重要一步。在擁有供應鏈能力之后,楊國福具備了進一步做大規(guī)模的能力,主要業(yè)務也逐漸從C端轉向B端。
楊國福2.0
現在的楊國福,可以看做是“麻辣燙屆的蜜雪冰城”,加盟+供應鏈的商業(yè)模式使楊國福正式成為一家B端企業(yè)。目前楊國福只有3家直營店,其余均為加盟店。
同時,其主要營收來源也并非加盟費,90%以上的收入來自向加盟商銷售食材、調料、設備等,加盟費和系統(tǒng)維護費收入占比僅為5%左右。
現制茶飲行業(yè)的現狀,為整個餐飲行業(yè)都敲響了警鐘。奈雪的茶、喜茶過去專注直營模式,導致總公司除了每一家門店的原料費外,還需要承擔人工、食材、房租成本。在這“三座大山”的重壓之下,采用直營模式的現制茶飲品牌即便擁有70%的毛利率,卻仍難以實現規(guī)模盈利。而蜜雪冰城在加盟制的加持之下,卻能保持常年穩(wěn)定的現金流。
而加盟制的另一面則是,為了保證加盟商能夠正常經營、穩(wěn)定支付各項日常費用,總公司必須讓出一部分利潤給加盟商。這也導致楊國福的毛利率比起其他直營餐飲品牌低了不少。
各家上市餐飲品牌的財報顯示,奈雪的茶毛利率通常在65%以上,蜜雪冰城卻僅為25%-30%;海底撈、九毛九等采用直營模式的餐飲品牌,毛利率常常在50%以上,而楊國福的毛利率除了在2021年達到30.2%外,其余時間均低于30%。 共2頁 [1] [2] 下一頁 搜索更多: 楊國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