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晚間,來伊份發(fā)布了簡式權益變動報告書(修訂版),汪小明表示,基于對公司未來前景的信心,在簽署簡式權益變動報告書后的12個月內(nèi)繼續(xù)增持公司股份不低于3萬股。
截至8月22日,來伊份收盤價為每股14.91元,上漲7.97%,汪小明一天也浮盈了約3000萬元。
研發(fā)費僅銷售費0.2%
汪小明此時舉牌來伊份,也是上市公司股價處于低位之時。
來伊份2016年10月上市時發(fā)行價格為11.67元,首日開盤價為14元,時至今日幾無長進。
從業(yè)績上看,來伊份的確沒有促進股價上漲的動力。
來伊份的創(chuàng)始人施永雷夫婦,將一個小小的夫妻炒貨店,發(fā)展成一家上市公司,展現(xiàn)了精明的商業(yè)頭腦。但上市前后,公司業(yè)績也出現(xiàn)起伏。
數(shù)據(jù)顯示,上市前,2013年至2015年,來伊份營業(yè)收入分別為27.50億元、28.58億元和31.2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0.29%、3.93%和9.43%;凈利潤分別為9786.10萬元、1.36億元和1.3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15.70%、38.72%和-3.07%。
然而,上市后,來伊份業(yè)績開始變臉。
2016年至2021年,來伊份營業(yè)收入分別為32.36億元、36.36億元、38.91億元、40.02億元、40.26億元和41.7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50%、12.35%、7.01%、2.86%、0.59%和3.63%;凈利潤分別為1.34億元、1.01億元、1010.90萬元、1037.07萬元、-6519.54萬元和3100.10萬元,同比分別增長1.92%、-24.42%、-90.03%、2.59%、-728.65%和147.55%。
而且,2018年至2021年,來伊份扣非凈利潤持續(xù)4年虧損,分別為-4652.51萬元、-3295.98萬元、-1.05億元和-6549.61萬元,累計虧損2.5億元。
來伊份營業(yè)收入主要依賴線下門店,線上收入僅占總營收約一成。2019年、2020年、2021年公司線上電商平臺渠道的營業(yè)收入分別為5.16億元、5.94億元、5.43億元,占總營業(yè)收入12.88%、14.75%、13.01%。
而且,來伊份線下渠道收入也仍以華東地區(qū)為主,2021年在華東地區(qū)的收入為34.5億元,占總營業(yè)收入82.69%。
來伊份也存在著“重銷售、輕研發(fā)”的情況,2019年至2021年,公司銷售費用分別為13.06億元、13.09億元、13.57億元,分別占總營收32.63%、32.52%、32.53%。而公司同期的研發(fā)費用分別為0.24億元、0.16億元、0.05億元,占總營收0.60%、0.39%、0.12%。
2022年一季度,來伊份業(yè)績有所好轉,營業(yè)收入達13.15億元,同比增長8.27%;凈利潤達9252.85萬元,同比增長15.24%;扣非凈利潤達8609.19萬元,同比增長16.95%。
不過,一季度,來伊份研發(fā)費用僅72.65萬元,同比下滑約53%,而銷售費用達3.52億元,同比增長約10%,前者僅后者的0.2%,占營業(yè)收入比例可以忽略不計。
來源:長江商報 共2頁 上一頁 [1] [2] 搜索更多: 來伊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