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主營燕窩的燕之屋披露了招股書?恐u燕窩,2020年燕之屋營收做到了近13億,其毛利率更是接近50%。
然而從招股書中疑點也不少。一方面,上市前夕,公司實際控制人何其配偶火速成立了三家經銷商公司,并以不低的估值賣給了上市公司。另一方面,燕之屋關聯(lián)銷售占比不低,并且很多經銷商由公司發(fā)起股東控制。從總體來看,燕之屋和線下經銷商存在復雜的關聯(lián)。
我們不禁要問,燕之屋高價收購經銷商合理性何在?公司又如何解決關聯(lián)交易問題?
燕窩這門生意
燕之屋是一家主營燕窩生產銷售的公司,2020年營收達到12.99億元,同比增長36.66%;歸母凈利潤為1.21億元,同比增長52.17%。凈利潤增幅遠超營收。
2020年燕之屋凈利率從8.28%提升至9.37%,2021年上半年則為9.09%。凈利潤大增中有銷售費用的貢獻,2020年燕之屋銷售費用為3.83億元(不考慮新收入準則),同比增長24%,低于營收增速12個百分點。對銷售費用的控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凈利潤。
燕窩是一種傳統(tǒng)高端食材,核心原材料產自東南亞。上游燕窩采摘及粗加工環(huán)節(jié)由印尼、馬來西亞及泰國加工廠完成,國內廠商進口后進行深加工,再通過線上和線下渠道銷售。
根據(jù)國燕委發(fā)布的白皮書,2020年中國燕窩消費市場規(guī)模已經達到400億元。也催生了大量中小加工廠。
國內燕窩加工廠主要集中在福建省,大部分廠商年產值都在5000萬元以內。從整體來看,燕窩產品面臨著同質化嚴重,消費者認知不足等問題。
從2018年到2020年,燕之屋的毛利率呈現(xiàn)逐年下滑趨勢,從51.76%下滑至43.53%。如果剔除新收入準則影響,則2019年及2020年毛利率在48%-49%之間。毛利率下滑主因是2019 年及2020 年鮮燉燕窩生產廠商加強市場推廣力度,在競爭壓力加大的背景下,燕之屋開展促銷活動適當降低線上產品銷售價格所致。
如果不考慮新收入準則影響,2020年燕之屋銷售費用率達到29.5%,整體費用率為36.9%。執(zhí)行新收入準則后,2020年費用率依然高達32%。2020年A股119家食品飲料行業(yè)公司費用率中值為20.69%,燕之屋顯著高于A股食品飲料行業(yè)費用率中值?傮w來看,燕窩仍是一個依靠銷售推廣驅動增長的行業(yè)。
IPO前關聯(lián)方成立經銷商公司 燕之屋花高價收購
2021年6月,燕之屋收購了哈爾濱金燕薈、長春金燕薈、北京天飛燕55%股權;2021 年 9 月,又收購了太原吉祥燕55%股權。
收購直接目的是降低關聯(lián)交易比重。燕之屋控股股東為雙丹馬、鄭文濱、李有泉,實際控制人為黃健、鄭文濱、李有泉。
在收購前,鄭文濱及其配偶薛鳳英控制著公司北京、長春和哈爾濱地區(qū)的經銷商,李有泉控制太原地區(qū)的經銷商。2021年鄭文濱夫婦設立北京天飛燕、長春金燕薈和哈爾濱金燕薈,分別承接原北京、長春、哈爾濱市場燕之屋產品的經銷業(yè)務;李有泉設立太原吉祥燕,承接原太原市場燕之屋產品的經銷業(yè)務。
燕之屋通過收購上述幾家公司55%股權的形式,將其納入合并范圍,從而降低關聯(lián)交易比重。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幾家公司均為燕之屋經銷商,收購估值并不低。北京天飛燕評估估值為5900萬元,長春金燕薈評估估值2900萬,哈爾濱金燕薈估值3400萬、太原吉祥燕估值2300萬元,這四家公司估值合計達到1.45億元,而其凈資產合計僅為598.63萬元。 共2頁 [1] [2] 下一頁 搜索更多: 燕之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