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紅商網(wǎng) >> 好公司頻道 >> 正文
兩個“無印良品”不停掐架背后:MUJI正逐漸丟失“優(yōu)越感”

  除了沒完沒了的商業(yè)民事糾紛,無印良品在中國的麻煩遠不止這些。

  11月4日,北京法院審判信息網(wǎng)更新發(fā)布了兩家“無印良品”公司的兩份民事糾紛判決書。分別是關于商業(yè)詆毀糾紛和侵害商標糾紛。原被告雙方分別代表無印良品的日本公司良品計畫株式會社(下稱“良品計畫”)和北京無印良品公司(下稱“北京無印良品”)。

  在這兩起糾紛中,良品計畫和北京無印良品互有勝負:其中在商業(yè)詆毀糾紛中,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北京無印良品公司母公司)起訴株式會社良品計畫和無印良品(上海)商業(yè)有限公司商業(yè)詆毀勝訴,獲賠40萬元;而在另一樁關于枕頭產品的商標侵權糾紛中,則是北京無印良品方構成對良品計畫注冊商標專用權的侵害。

  近年來,伴隨著兩個“無印良品”官司不斷,良品計畫在中國的日子越發(fā)不好過。

  兩個“無印良品”糾紛不停

  在最近披露的兩起糾紛中,良品計畫和北京無印良品互有勝負。

  其中,在“商業(yè)詆毀糾紛案”中,天眼查App顯示,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與無印良品(上海)商業(yè)有限公司、良品計畫等相關商業(yè)詆毀糾紛一審法律文書公布,審理法院為北京市朝陽區(qū)人民法院。

  文書顯示,原告棉田公司訴稱,良品計畫等二被告編造并傳播棉田公司“搶注”其“無印良品”商標的虛假信息,導致相關公眾誤認棉田公司的“無印良品”毛巾、被子等商品為山寨貨,給棉田公司造成損失,其行為構成商業(yè)詆毀。

  法院審理認為,良品計畫等二被告發(fā)布的公開聲明,客觀上存在違背事實的表述,進而實際上貶損棉田公司商譽。原告主張被告構成商業(yè)詆毀行為,有事實及法律依據(jù)。最終判決結果為,被告良品計畫、無印良品(上海)商業(yè)有限公司共同賠償原告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經濟損失及制止侵權開支共計40萬元等。

  而另一起侵害商標糾紛,法院則同意了良品計畫的部分主張。

  從11月4日發(fā)布的良品計畫與北京無印良品侵害商標權的一審判決文書來看,雙方的爭端源自于原告良品計畫認為被告北京無印良品方面在京東商城“無印良品官方旗艦店”中銷售一款名為“頸部枕套”的商品涉嫌商標侵權,原告認為該產品實際為頸部靠枕,而非單獨的枕套。

  據(jù)悉,良品計畫獲得“無印良品”文字商標的商標注冊證,核定使用在枕頭等商品上,而北京無印良品的“無印良品”商標注冊證核定的使用商品中,包含的是“枕套”等商品。

  法院認為,被告未經許可在同類商品上使用與原告涉案注冊商標相同商標,構成對原告注冊商標專用權的侵害,依法應當承擔停止侵權、消除影響、賠償損失等法律責任。

  不過,截至記者發(fā)稿,并未看到北京無印良品方面的相關聲明。11月5日,《華夏時報》記者致電北京無印良品方面進行采訪,對方在得知記者身份時,直接掛斷了電話。

  實際上,雙方關于“無印良品”的商標糾紛已久。法院信息網(wǎng)顯示,此前幾年,雙方針對枕套芯、床褥墊等商品采用的標已多次對簿公堂。

  “MUJI”的尷尬

  打開淘寶,搜索無印良品,你會發(fā)現(xiàn)有兩個“無印良品”。其一為“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粉絲數(shù)808萬,這是由良品計畫旗下無印良品(上海)商業(yè)有限公司開設。另一家名為“無印良品旗艦店”,粉絲數(shù)115萬,由北京無印良品開設。

  實際上,這兩家并不是同一家。前者開于2005年,由日本良品計畫授權,負責在華銷售;后者開于2011年,并注冊了可用于毛紡織品等商品的“無印良品”商標。

  除了線上有兩家“無印良品”有所區(qū)分外,在線下實體零售上,良品計畫則以MUJI無印良品為標識開設專賣店。

2頁 [1] [2] 下一頁 

搜索更多: 無印良品

東治書院2024級易學文士班(第二屆)報名者必讀
『獨賈參考』:獨特視角,洞悉商業(yè)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雜花土蜂蜜,愛家人,送親友,助養(yǎng)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話】儒學之流變❤❤❤
易經 | 艮卦究竟在講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謬
大風水,小風水,風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師太重要了❤❤❤
如何成為一個受人尊敬的易學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著成功的人,學習成功之道。
關注『書仙笙』:結茅深山讀仙經,擅闖人間迷煙火。
研究報告、榜單收錄、高管收錄、品牌收錄、企業(yè)通稿、行業(yè)會務
★★★你有買點,我有流量,勢必點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