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yè)績由盈轉虧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或是實控人選擇“出逃”的原因。
公開信息顯示,自2011年成立以來,永悅科技主要從事以高分子合成材料――不飽和聚酯樹脂為主的合成樹脂的研發(fā)、生產(chǎn)和銷售,并于2017年6月登陸A股市場,上市也才三年多時間。
實際上,在上市之前,公司的業(yè)績也算不上“亮眼”。2016年,永悅科技的營業(yè)收入為5.33億元,甚至不及2014年的收入(5.54億元),凈利潤也同比略低于2014年。
此后,公司在2017年和2018年總收入略有上升(凈利潤一直下滑),到了2019年,營收和凈利則雙雙下滑。永悅科技表示,在2017年底國家出臺“限塑令”及2018年年初美國對公司下游客戶人造石英石反傾銷后,不飽和樹脂行業(yè)整體的產(chǎn)銷量下滑較為嚴重,也對公司產(chǎn)生了一定的沖擊,造成凈利潤下滑。
從數(shù)據(jù)上看,上市公司面臨的這場困境仍在持續(xù)。
根據(jù)最新財報,2020年前三季度,永悅科技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2.55億元,同比下滑28.59%,凈利潤首次由盈轉虧,為-0.02億元,較去年同比大幅下滑109.44%。公司還提示稱,因下游客戶產(chǎn)銷量下降,公司獲取訂單水平均不及預期,預計2020年年度報告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比去年同期可能出現(xiàn)較大幅度下滑。
此外,2020年10月,因“15萬噸/年廢礦物油綜合利用項目”這一募投項目未能列入泉州十三五危險廢物防治規(guī)劃范圍,永悅科技已宣布終止這一項目的實施。
如今,一手打造出的永悅科技的傅文昌家族決定交出控制權,新任掌權人將如何力挽狂瀾,目前仍是一個未知數(shù)。
來源:國際金融報 共2頁 上一頁 [1] [2] 搜索更多: 永悅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