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紅商網·新零售陣線 >> 好公司頻道 >> 正文
達達巨虧50億上市:營收全靠“爸爸” 賺錢還很遙遠

  錢都花在哪兒了么?

  其中,養(yǎng)活騎手是一大支出。財報中就點明了,支付給騎手的薪酬和激勵措施是運營和支持成本中最大的組成部分。而且隨著業(yè)務的繼續(xù)擴展,這部分成本將持續(xù)增加。

  為了不斷教育市場吸引用戶,達達還需要補貼。2018年至2019年,達達的活躍消費者從470萬增加到2440萬,但2017年-2019年間,為了爭取到這部分用戶,達達向京東到家投入的激勵費用分別為3.621億元、7.825億元、9.377億元。

  除此之外,在達達快送上下單的用戶,達達同樣提供優(yōu)惠劵或是折扣,這部分會被計入營收減少。近三年,達達在這部分的客戶獎勵分別為8250萬元、9050萬元、8770萬元。

  也就是說,訂單增加,騎手的成本增加;達達快送上的用戶增加,成本也增加;京東到家的消費者增加,補貼費用增加。三方擠兌之下,高額虧損也就難免。

制圖 / 燃財經

制圖 / 燃財經

  且這一模式,在達達上市之后似乎也不會有明確的改變。達達在招股書明確計劃將募集資金的約35%用于技術研究和開發(fā),約40%用于營銷推廣和擴大用戶,剩余資金將用于公司的一般用途,包括營運資金以及潛在的策略性投資和收購。也就是說,擴大用戶和推廣還是重中之重,虧損還有可能進一步擴大。

  物流行業(yè)顧問王大力也對燃財經表示,即時配送是各巨頭為了完成自身業(yè)務或服務流程的一部分,不可缺少。但是實際賺錢能力有限。

  即時配送必有一戰(zhàn),達達勝算幾何?

  即時配送已經發(fā)展了近十年,除了蜂鳥、閃送、UU跑腿這些主做即時配送的企業(yè);傳統(tǒng)快遞業(yè)如順豐也橫插一腳,利用自家運力的空閑時間段來承接“同城急送”;美團、餓了么兩大外賣巨頭、新零售起家的盒馬鮮生,同樣在爭奪這一市場;四輪車、兩輪車主將滴滴也在今年三月份推出跑腿業(yè)務。

  業(yè)內人士楊明稱,目前即時配送的玩家主要是美團配送、餓了么蜂鳥配送、達達集團、菜鳥點我達、順豐同城急送等幾家。整體來看,即時配送需求的網上實物消費包括餐飲外賣、商超宅配、生鮮鮮花、藥品等,其中,市場仍以外賣為主,而外賣中美團份額較大。

  從模式上分,即時配送主要分為B2C 、C2C兩種。王大力稱,B2C業(yè)務模式簡單流程化,易管理,一般業(yè)務量有保障,問題是業(yè)務量不足情況下的成本問題;C2C是平臺公司設計的眾包模式,理論上,點對點的速度最快,但安全管控和業(yè)務管理、人員管理的難度較大。

  楊明認為,這兩種只是進入的切口有別,像美團早期的騎手從平臺搶單模式、如點我達等采用的平臺派單模式,各有優(yōu)劣。從目前來看,C端客戶是規(guī)模和流量的支撐,B端客戶是深度商業(yè)價值的支撐。

  他進一步表示,疫情帶來的傳統(tǒng)消費渠道的線上遷移,給即時物流帶來了增量。更重要的是,它是連接小B和C端的一個渠道,短期內獲得的是物流收益,但長遠沉淀的是場景數據帶來的價值,以及打通B端客戶消費的入口。

  根據艾瑞咨詢的報告,本地零售業(yè)仍是中國零售總額的重要組成部分,2019年中國本地零售市場的線上到線下滲透率僅為0.6%。而B端市場,一向是互聯(lián)網企業(yè)流量的入口,搶占小B端,成為了各家的必爭之點。

  據《2019年第1季度我國即時配送商場研討陳說》顯示,蜂鳥配送、達達集團、美團配送的市場份額占比分別為28.4%、25.6%和24.8%。而即時配送的市場規(guī)模的增速在放緩,我國即時配送市場交易規(guī)模在2019年第三季度達到795.2億元,環(huán)比增長僅為3.5%。

  但這個市場中的各家都虎視眈眈。

  美團創(chuàng)始人王興在2020年Q1財報電話會議上講到, “疫情促進消費者有機會意識到使用我們的即時配送服務,購買餐點以外的其他物品的價值和便利性。2025年美團點評達到每天1億訂單的目標不變。”

  美團的野心從來不只在外賣業(yè)務上,對非外賣業(yè)務的B2C同城配送生意也勢在必得。2019年,美團正式推出新品牌“美團配送”,同時宣布開放配送平臺,對便利店、傳統(tǒng)商超、近場零售、寫字樓等不同場景進行連接。

  在美團逐步向生態(tài)化布局介入包括打車等市場后,一直弱化生態(tài)外延的滴滴因為同城出行服務受到擠壓,也在今年3月份試水跑腿、貨運等業(yè)務,從“運人”走向“運貨”。

來源 / 艾瑞咨詢報告《中國即時物流行業(yè)研究報告》

來源 / 艾瑞咨詢報告《中國即時物流行業(yè)研究報告》

  另一位巨頭阿里已開始全面布局。今年3月,阿里全資收購即時物流創(chuàng)始者“點我達”,旗下的即時物流品牌“蜂鳥”也已獨立。除此之外,盒馬鮮生也成為搶占即時配送生鮮賽道的主力軍。

  在這樣的格局之下,達達靠什么抗衡?

  “除了外賣之外,即時物流更多是長尾市場挖掘需求,入局即時配送、如今逐漸崛起的幾家企業(yè)都具備超級流量入口,因此不具備超級流量入口的企業(yè)就相對被動。”楊明表示。

  在他看來,達達的優(yōu)勢在于有超級流量入口,可以直接導入需求,這是部分社會即時物流不具備的,京東生態(tài)圈已經包括沃爾瑪、國美等實體零售企業(yè),背靠京東、沃爾瑪、國美等本身也有B端優(yōu)勢,達達在小B端應該更有作為空間。

  至于未來的競爭,楊明認為,即時配送在競爭早期是平臺技術的競爭,未來主要看各家生態(tài)協(xié)同的數據獲取和駕馭能力。

  *題圖來源于達達官網。應受訪者要求,文中楊明為化名。

  來源:燃財經 周繼鳳

2頁 上一頁  [1] [2] 

搜索更多: 達達

東治書院2024級易學文士班(第二屆)報名者必讀
『獨賈參考』:獨特視角,洞悉商業(yè)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雜花土蜂蜜,愛家人,送親友,助養(yǎng)生
關注『書仙笙』:結茅深山讀仙經,擅闖人間迷煙火。
研究報告、榜單收錄、高管收錄、品牌收錄、企業(yè)通稿、行業(yè)會務
★★★你有買點,我有流量,勢必點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