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雷、關倉、倒閉,2019年,生鮮市場迎來大洗牌。
三四年前,生鮮被視為電商的最后一片藍海,數千家生鮮電商入局。
如今,阿里、騰訊麾下的盒馬鮮生、永輝超市等生鮮巨頭擴張勢頭迅猛外,中小生鮮平臺卻紛紛陷入生存危機,“生鮮電商死亡名單”時不時都有更新。
生鮮電商已然邁入了殘酷的中場淘汰賽階段。
在此背景下,深圳發(fā)家的生鮮電商樂活天下于近日赴美遞表,股票代碼為LOHA。 在這一波大浪淘沙中,樂活能否通過赴美上市實現逆襲?
據艾瑞咨詢統(tǒng)計,2018年中國生鮮電商市場交易規(guī)模已經超過2000億元,但滲透率僅為5%, 預計未來3年,仍會保持年均35%的高增長率。
市場雖美好,但現實很殘酷。
11月,生鮮明星呆蘿卜 資金鏈斷裂, 妙生活在上海閉店近80家;12月,淘集集 宣布破產, 吉及鮮宣布融資失敗,上海易果生鮮旗下我廚叫停……
樂活為何能實現盈利? 生鮮電商究竟為什么燒錢不止、虧損不斷呢?
生鮮行業(yè),一場燒錢戰(zhàn)?
簡單來說,生鮮電商可以大致分為三類。
一類是以 每日優(yōu)鮮、叮咚買菜為代表的前置倉模式, 也就是將倉庫安放在消費者居住社區(qū)或者寫字樓周邊,從而實現30分鐘及時送達的保證; 第二類是 盒馬鮮生、物美、沃爾瑪為代表的大賣場體驗+前置倉模式。
樂活偏向于第三類,主要面向B端客戶, 通過線下客戶直批預定的方式銷售產品,該業(yè)務貢獻了九成的營收,產品包括水果、干果、海產品、有機食品等。
2018年10月,樂活在深圳、廣州等推出面向C端的自動販賣機模式,此后又推出前置倉+社區(qū)拼團的新零售業(yè)務。 目前,該項業(yè)務占比僅2%。

來源: 招股書
值得注意的是,12月遞表的樂活,其財報數據只更新到了2019年第一季度。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財年,樂活實現營收8519萬美元,同比增幅為48.75%,實現 凈利潤878萬美元, 凈利潤同比增幅70.70%。
不過,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半年間,盡管營收達4492萬美元,同比增幅為43.08%,但在行業(yè)競爭加劇等因素的影響下,樂活的 凈利潤出現了下滑,同比降幅為14.58%。
目前,樂活之所以能實現盈利,主要是因為其依托的批發(fā)商等B端客戶客源穩(wěn)定且具有一定規(guī)模效應。

來源:2018年半年報
按照樂活的計劃,如若繼 續(xù)開拓目前僅占2%的新零售業(yè)務,通過B端面對C端客戶,增加線下實體,那么在價格、供應鏈等方面, 不可避免的要加大開支,以期提高客戶留存率。

來源:連線Insight
面對C端, 背靠高盛、騰訊的每日優(yōu)鮮,也是經歷了三年的瘋狂燒錢, 方才完成了客戶沉淀,實現了規(guī)模效益。 而“呆蘿卜”6個月內燒光了6億多,最后卻以倒閉收場。
樂活現在的資金狀況能否支撐它的C端新零售擴張呢? 共2頁 [1] [2] 下一頁 搜索更多: 生鮮 |